编者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强调,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直以来,中央企业主动作为,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在建设美丽中国、创造人民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中发挥了表率作用,展示了中央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6月4日起,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刊发“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5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16.3亿千瓦时“藏电入渝”协议正式签约。“藏电入渝”协议是藏电外送单笔体量最大协议,2018年至2020年,通过矗立在青藏高原上的特高压线路输送16.3亿千瓦时的西藏清洁电力至重庆消纳。
藏电入渝是国家电网践行大援藏理念,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作为央企排头兵,国家电网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矗立在青藏高原上的输电线路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完美融合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做引领能源革命的先锋力量
当前,以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标志,以再电气化为根本路径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范围深入发展。国家电网立足国情和世界能源变革趋势,统筹推进各级电网建设,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最大限度推动绿色电力供给和消费,推进自身、产业和社会绿色发展,积极成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表率。董事长舒印彪提出大力实施“再电气化”,即在能源生产环节体现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终端消费环节则体现为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基于自身优势,国家电网牢牢抓住“电为中心、两个替代”主线,加快再电气化进程,积极推进国内电网建设,已建成全球输电能力最强、安全水平最高、接入新能源装机容量最大的电网。
国家风光储能示范工程
在开展电网建设的同时,国家电网积极促进电网节能减排,截至2017年,国家电网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环评率连续九年保持100%;2017年净化处理六氟化硫气体70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67.5万吨。企业内部也大力倡导建设绿色机关,争做节能减排的表率,并且积极助力社会节能减排,以国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为主体,以园区、工业企业、公共建筑等为重点,整合资源,统筹能效诊断监测、节能改造、冷热电三联供、储能等技术,满足客户对电、气、冷、热等各类能源服务需求。
此外,国家电网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动电力产业绿色发展变革,服务低碳经济转型。国家电网建成智慧车联网,截至2017年年底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充电桩17万个。通过推行绿色采购优先采购高能效和环保标志产品,推动电力装备业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和国产化率,并与电力装备制造商共同研发特高压关键设备,开发节能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推进电力装备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特高压输送清洁能源
加快特高压建设 让清洁能源输送畅通无阻
大体量的新能源装机增长,对能源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新能源发电或消纳比例的提升,都离不开一张安全、绿色、高效且具有平衡调节能力的特高压大电网。特高压电网一头连着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一头连着中东部清洁发展,已成为国家能源清洁发展的战略重点。仅用时0.008秒,来自甘肃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可瞬间送至湖南湘潭换流站,这是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的惊人实力。
特高压电网在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同时,节能减排、促进环境治理效果初显。2017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全面竣工,其中8项特高压工程由国家电网负责建设。同时为解决甘肃清洁能源外送和东北“窝电”问题,国家电网积极推进酒泉—湖南、扎鲁特—青州两项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这些工程途经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建成投运后,预计将增加东中部地区受电能力8000万千瓦,每年减少燃煤运输1.8万吨,降低PM2.5浓度4%~5%。这些西电东送的特高压工程,输送的电能80%都来自清洁能源,对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保障电力供应、拉动经济增长等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1000千伏锡盟—山东特高压工程
除了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国家电网还加强新能源并网和送出工程建设,推动省内和跨省跨区输电工程。2017年,国家电网750千伏及以下新能源并网及输送工程总投资95亿元,建成新能源并网及送出线路2742千米,满足了5426个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和省内输送的需要。仅山西明海湖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就接入风电装机容量70万千瓦,有效缓解朔州地区风电受阻问题,减少弃风电量4亿千瓦时。
浦城县供电公司施工人员为昌盛光伏发电站架设专用线路
推进电能替代 淡了煤烟味儿浓了幸福感
目前,电能替代已经成为我国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抓手。国家电网积极落实国家部署,大力开展电能替代工作,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耗中的占比,推动清洁采暖、港口岸电等各领域电能替代工作,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
北京延庆区张老营村的张大爷,就深刻感受到了“煤改电”的好处。张大爷家采用了公司推广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加碳板采暖方式。“安在屋顶上的板子可以发电,发的电可以卖给供电公司!”3月15日采暖季结束,张大爷算了笔账:整个采暖季下来不但没花钱,还赚了805元。实施“煤改电”工程后,北京地区2017年采暖季减少散煤燃烧4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79万吨。
2017年11月,青海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教学楼里暖意融融,教室里的温度计指针指向21摄氏度,“现在的教室和宿舍,特别温暖,特别舒服。”七年级3班的学生仁青卓玛很高兴。这些改变得益于公司在玛多投运的全国首个高寒高海拔清洁取暖项目,玛多县学校原有的煤锅炉变身为新型节能电锅炉,并计划在玛多全县推广。据测算,玛多县清洁取暖项目全部投入运行之后,每年可替代标准煤2.78万吨,减少碳粉排放1.8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6.9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0.21万吨、氮氧化物排放0.1万吨。
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带来的是清洁用能的理念,也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昌盛现代农业大棚光伏发电站
4月19日上午,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归港后,关闭船上的燃油发电机,改用高压岸电供应船上用电。目前,电气化改造在福建正加速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全国第一个低碳、高效、生态的全域电气化岛建设也在全力进行中,目标是2020年实现全岛公共服务领域及旅游服务设施电能全替代,吃、住、行、乐等领域清洁电能利用率达95%。
近年来,国家电网在机场、港口、机井灌溉等终端用能领域积极推进油改电,在沿海、京杭大运河、沿长江主航道实施“两纵一横”港口岸电工程。2016~2020年,计划实现电能替代电量5800亿千瓦时。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2017年6月,在青海开展连续168小时全部清洁能源供电,累计用电量11.8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占72%、新能源占28%,新能源发电出力占实时负荷比例最高达93%,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青海海西大规模光伏发电集群
2017年,我国新能源消纳明显改善,弃风弃光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国家电网经营区全年消纳新能源电量32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4%,弃电量同比下降11.3%,弃电率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弃电量和弃电率实现“双降”。
近年来,公司坚决落实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出台促进新能源消纳的20项措施,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和交易平台作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会同有关省电力交易中心积极采用市场化交易机制,实施10个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相关市场化交易品种。目前,国家级的北京电力交易平台和27个省级电力交易平台已建成,为新能源大范围消纳提供了技术支撑。在通过电力交易扩大市场的同时,国家电网持续提升电网平衡能力,实施全网统一调度,推动火电发电计划放开,深挖火电调峰潜力,最大限度利用抽水蓄能电站,实施区域旋转备用共享,加强省间电网调峰互济,尽最大努力消纳新能源。
3月5日,江苏电网新能源发电总出力首次突破千万千瓦大关,达到1246.2万千瓦,占当时全省调度发电的四分之一,高于新能源发电日均出力4.4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4%。江苏电网没有浪费一度新能源发电,这样的底气源于江苏电力调控中心建成的新能源发电数据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系统提前估算出风电、太阳能的出力会大幅提高,并于前一天预测到新能源发电负荷将破千万千瓦。该中心及时调整传统火电机组发电计划,优先安排新能源发电,并安排抽水蓄能机组配合运行,最终实现了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未出现弃风弃光现象。
江苏省兴化市“渔光互补”项目将水产养殖与光伏发电结合
通过跨省区现货交易和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等新机制,国家电网探索出一条通过市场化消纳清洁能源的新途径,为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积累了宝贵经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战略部署。国家电网公司坚决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认真落实国家部署,综合施策,充分发挥电网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平台作用,推动新能源更高质量、更加可持续发展,为建成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国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