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国企轨迹⑧】与时代同行——中铝贵州企业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

文章来源: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11-14

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总结经验、乘势而上,在新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为推进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40年来,广大中央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中披荆斩棘、风雨兼程、一路高歌。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推出“改革开放40年·国企轨迹”系列报道,敬请关注。今日推出第八篇《与时代同行——中铝贵州企业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对于中铝贵州企业来说,是在消化引进技术中快速发展、在重组改制中跨越腾飞、在转型升级中谱写新篇的40年。40年来,贵铝的每一步发展,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共和国的脉搏一起跳动。

今年8月18日,在纪念贵铝建厂60周年座谈会上,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葛红林指出:“贵铝发展史是我国民族铝工业创业史、奋斗史的一个缩影,从建厂到达标达产,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辉煌发展到低谷调整,无论是什么时期,贵铝广大干部员工始终自强不息、拼搏奋进,为我国铝工业发展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图为1981年12月18日,从国外成套引进的贵铝8万吨铝电解生产线部分通电试车

快速发展开新篇

贵铝在1958年建厂后的20年里,走过了一条异常艰难的发展路子,几经周折,才先后建成一期电解铝、三个矿山和氧化铝一期工程。

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贵铝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当年,国家确定成套引进8万吨160千安电解铝先进技术,成为中国电解铝预焙槽技术的鼻祖。1979年10月,作为国家“六五”期间重点成套引进22个项目之一的贵铝8万吨电解铝工程开工建设;1981年12月,首批26台电解槽建成通电投产,1982年年底工程全部建成投入生产,贵铝的电解铝生产技术装备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产量跃居全国首位。

此后,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创造,贵铝自主创新,成功开发了186千安、230千安电解技术,国内首创生产砂状氧化铝,先后翻版建设了电解三系列、技术改造重建了电解一系列、自主研发建起了电解四系列生产线,电解铝生产技术一度居于全国领先水平。这些技术逐步推广全国,推动了中国铝工业的跨越式发展。贵铝还为国内电解铝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中国现代铝工业的摇篮”。20世纪90年代,贵铝通过自我积累,加快产业升级,先后实施了电解铝、氧化铝、炭素等一系列重大技术改造,成为国内知名的特大型铝联合企业和贵州工业的一张“名片”。

重组改制再腾飞

2002年,为顺应国家股份制改革部署,贵铝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与中铝公司重组改制,组建为上市的中铝股份贵州分公司和存续企业贵州铝厂,掀开了贵铝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工厂制向公司制重大历史性转变的实现和境外上市,为新成立的贵州分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改制后的6年里,有中铝股份作坚强后盾,上市板块贵州分公司发展快速,氧化铝、电解铝、炭素等主要产品产量翻番,销售额和利润大幅增长,相当于5年“再造一个贵铝”,树立了产品优质品牌,技术创新成果累累,并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全面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存续企业贵州铝厂则坚持“服务主业求生存,配套主业谋发展”,通过改革改制、结构调整、项目开发、转换机制等举措,2005年实现了改制后的首次盈利。

把企业当成家,和企业共命运。企业快速发展给了员工成长的空间,也让贵铝员工在获益的同时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并在2008年抗击百年不遇冰雪凝冻灾害中充分展现。大灾面前,贵铝人战天斗地,日夜不息。面对突然断电,贵铝员工不顾夜黑路滑,从四面八方冲向厂区,人工舀铝,保障了电解槽安全有序退出,人工盘槽,保住了氧化铝生产线。中铝总部、各兄弟单位和地方党委政府及时伸出援手,使贵铝仅用69天就完成了800多台电解槽二次启动开槽、全系统恢复生产。感天动地的抗凝精神,从此升华成为贵铝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然而,接踵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加之国内铝行业产能

严重过剩,以及历史包袱沉重、体制机制弊端,使贵铝内外交困,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在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中铝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贵铝迅速调整发展思路,踏上了艰苦卓绝、扭亏脱困的新征程。

锐意改革促转型

面对困境,贵铝人坚守梦想,不懈探索。

2013年,贵铝创造性地提出了“退城进园、退低进高、退二进三”的“三退三进”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推动转型升级发展,在壮士断腕和脱胎换骨的阵痛中浴火重生。贵州分公司历经8年亏损,于2016年实现扭亏为盈,贵州铝厂保持持续盈利势头。

“退城进园”强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老厂区氧化铝、电解铝生产线彻底停产退出。加快转型升级,贵州华锦清镇160万吨氧化铝项目、贵州华仁50万吨电解铝项目于2015年4月、2017年8月先后建成投产,再造了竞争新优势,一个升级版的铝基地初见雏形。2018年,炭素及合金等电解铝“退城进园”配套项目相继启动,升级版铝基地产业链将更加完善。

图为贵州分公司氧化铝“退城进园”项目——2015年4月29日,贵州华锦铝业公司投产

“退低进高”提升品质。将氧化铝、电解铝产能转移上升到产业升级层面,淘汰落后工艺,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先进的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经营效果大幅改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葛红林董事长的有力推动下,贵州分公司与民营企业杭州锦江集团合作,采用“央企控股、民企机制运营”模式,推进华锦氧化铝“退城进园”项目建设,成为央企与民营资本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中国铝工业新标杆的成功典范。

“退二进三”转型发展。随着氧化铝、电解铝产能“退城进园”,贵州铝厂“依托主业求生存、配套主业谋发展”的条件逐步消失。面对困难,贵州铝厂大胆实践,积极推进“退二进三”,坚持走市场化、开放型改革之路,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转型版的新贵铝。2017年,贵州铝厂制订了“双核双驱双一流”战略规划,以“工业”+和“城市+”为核心,以创新和资本为驱动,发展工业服务、终端铝材、现代物流产业配套服务等“工业+”业务,资源开发、旅游文创、健康养老、职业教育、现代物业等“城市+”业务,全面构建“5+3”业务模式,努力打造一流的产业配套服务商和一流的城市综合服务商,真正将“退二进三”落到实处。

贵铝的改革改制、转型升级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2016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的马凯同志给予批示,国务委员王勇到贵铝调研时对贵铝也给予高度评价。

不忘初心共圆梦

为企业谋发展,为职工谋幸福。40年来,贵州铝厂党委始终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发展把关定向。

明确企业愿景,坚定发展信念。改制上市后,在“一个党委、两个行政、独立核算、分灶吃饭”的新体制下,贵州铝厂党委统揽全局,“坚持互动双赢,建设和谐贵铝”,明确了天蓝、地绿、人和、业兴的发展目标。2013年,提出转型升级、绝地崛起、活力贵铝、行业争先的企业愿景,构筑了清晰的“贵铝梦”。

图为贵州铝厂党委履行“三个决不让”承诺,开展困难帮扶活动

关心关爱职工,凝聚全员力量。坚持“三个决不让”承诺,即决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子女上不起学,决不让一个困难职工看不起病,决不让一个困难职工家庭生活不下去,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型精准帮扶工作网。2006年至2017年,共帮扶职工19468人(次),使用帮扶资金1388万元,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每一次重大改革关头,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解疑释惑,排忧解难,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经过60年岁月的沉淀,贵铝人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处处体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贵铝精神,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中铝公司总经理特别奖”“中铝股份总裁特别奖”“中铝资产总经理特别奖”等荣誉称号,贵铝员工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全国劳动模范3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人、贵州省劳动模范13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贵铝干部员工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铝集团党组的部署,根据葛红林董事长“快改革、精管理、减问题、多盈利”的要求,重整行装再出发,做到状态再好、节奏再快、力度再大、办法再多,在再造新贵铝、再创新辉煌的征程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努力为中铝集团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的贡献。



点击图片 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姚腾】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