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开通100天:畅通双循环 激活新动能

文章来源:云南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2-03-15

3月12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100天,累计发送旅客180多万人次,开行货物列车1500多列、运输货物120万吨。100天来,中老铁路客货运输两旺的态势,有力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为改善两国民众出行条件,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发挥了积极作用。

客货运输提质上量

中老铁路开通后,昆明至普洱仅需两个半小时、至景洪仅需3个多小时。安全、绿色、高效、便捷的出行条件,让中老铁路成为了沿线民众出行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今年春运期间,中老铁路国内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25.5对,平均每30分钟就有1趟动车,实现公交化开行,单日最高发送旅客达3.3万人次。数据显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100天来,累计发送旅客180多万人次。其中,国内段日均开行客车23.5对,最高峰开行32.5对,累计发送旅客165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客车两对,客流稳步增长,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5万人次,最高日发送旅客2800多人。

与客流火爆的情形一致,中老铁路货运持续提质上量。开通100天以来,累计开行货物列车1500多列,运输货物120万吨。其中,中老国际货物列车360多列,发送货物超过28万吨。北京、上海、山东、浙江、重庆、江苏、广东等13个省市经中老铁路相继开行至老挝万象等城市的国际货物列车,单日开行的国际货物列车最高时达6列。

走进位于昆明东郊的中铁联合国际昆明集装箱中心站,六条通道“三进三出”,硕大的站场上卡车穿梭,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起重机巨大的吊臂精准抓住满载货物的集装箱,提箱落箱井然有序。一侧的业务办理大厅,前往咨询中老跨境物流运输业务的客户熙来攘往。

蔬菜鲜花、日用百货、机电产品……琳琅满目的货物沿着中老铁路,踏上前往老挝首都万象的旅程。中老铁路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起了一条便捷物流通道,运输时间和成本较开通前大幅压缩,为中国和东盟间经济贸易合作注入了新的动能,让更多企业享受中老铁路带来的机遇和红利。

云南新飞达物流公司介绍,过去从安宁草铺把胶带发往泰国曼谷,走海运需15天左右。现在走铁路发运到老挝万象再换公路,算上通关时间5天之内就能到达泰国曼谷,运输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二,运输成本也大幅下降。

“澜湄快线”货运产品是昆明局集团和老中铁路公司创新货物列车组织和服务模式,在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间开行的具有定点、定线、定时、定价和一站直达等特点的货运产品。依托“澜湄快线”,从昆明至万象仅需26个小时,较正常国际货物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压缩。截至3月12日,“澜湄快线”中老国际货物列车累计开行30多列。

“澜湄快线”全天候、大运量、低成本、高时效、绿色低碳的铁路运输为沿线地区发展注入新动能。以肥料及现代农业、玻纤及复合材料、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为主业的云天化集团,借助中老铁路打开了国际贸易的新销量。中老铁路开通以来,云天化集团产品发运量占中老铁路去程货运的65%,共计发运产品3万多吨。云天化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中老铁路沿线辐射区域,企业每年有30万吨货物进出需求,可组织100至150趟跨境货物列车对开。中老铁路的开通,为企业打通了通往南亚东南亚国家货物运输的瓶颈。

催生经济发展活力

抢抓中老铁路通车运营的利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等州市,有效结合铁路+旅游,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今年春运期间,西双版纳州、普洱市旅游订单环比分别增长59.9%和92.4%,每天往返于中老铁路线上的旅游团近百个,出行游客屡创新高。

作为中老铁路的起点,云南沿线各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紧抓铁路通车带来的机遇,加速发展仓储物流、冷链运输、绿色食品等业态,进一步优化沿线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产业支撑,深度融入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驱动高质量开放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普洱市不断推进口岸城市建设,构建起口岸+大通道+保税物流中心+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中老铁路的建成通车,有利于货物运输实现“公转铁”,运输效率也大幅提升。

随着中老铁路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了以昆明为始发站的国际货运班列开行,切实提升昆明铁路货运运能,对促进昆明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昆明在全国综合交通网中对外交通独特作用意义重大。而拥有5个站点的玉溪,其区位和交通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玉溪站、研和站、峨山站、化念站和元江站组团构成的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正从蓝图变成现实,目前,已有不少交通物流企业立足玉溪,拥抱高铁带来的“站场经济”。

目前,中老铁路沿线正加快布局建设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电、咖啡、橡胶、木材、茶叶、粮油、食糖、蔬菜、水果、花卉、肉牛(羊)等集散中心及战略物资和大宗商品储备基地。

【责任编辑:家正】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