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历史规律的客观需要。“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这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
让数据“跑”起来
海螺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水泥建材企业集团之一,成立于1996年,是安徽省率先走上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业企业之一。海螺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是先从智能化工厂建设试点开始,进而再延伸到所有工厂推广应用和集团层面的数据治理。
海螺集团的智能化工厂建设起始于2016年,在该集团第一届科技创新会议上,以科技创新课题形式立项,经过两年时间,围绕工厂生产环节建立了“三大平台、七大系统”,并逐渐在集团内部分模块推广应用。
工业4.0最显著的特征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应用于供应、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其中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基础。海螺集团智能化工厂完成建设及迭代升级之后,如何让海量的数据“跑”起来,成为海螺集团需要攻克的下一难题。
2020年,海螺集团选择与华为云合作。“除了想把工厂做好,我们还想进一步把内部的数据进行统一收集、管理。” 海螺信息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在和华为云合作之后,我们实现了把每个工厂的数据全部整合到一起,汇总到集团总部,形成了海螺集团自己的工业大脑,进而通过对数据分析,再作用于我们工厂的智能化升级,两者相辅相成。”
数据治理既是归纳、集采,又是删繁就简的过程。据华为云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工厂每建一个系统,都要从设备上取一次数据,而每个系统由于厂家不用,系统间的数据无法实现共享,对于传统制造业工厂来说,处理这些数据比较麻烦,每次都需要做大量重复性工作。
在和华为云合作之后,海螺集团建设了IoT集控平台,实现所有工厂生成数据的汇聚。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上,首先会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治理,把质量不好的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后,再提供给业务相关应用,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海螺集团基于华为云构建的数据管理能力,把各种智能化实践协同起来,打通业务数据,提升应用效果,真正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运营,让绿色智能制造融入工业流程的每一个环节。
同时,依托于华为云AI技术,海螺集团水泥工厂多项工艺得到优化。例如出窑熟料和出磨水泥,通过华为云窑磨优化方案进行精准调参,每五分钟推荐一次参数给生产系统,实现全生产系统自动预判与调整。同时,可以实时预测窑磨3天、28天强度数据,及时调整配方,减少质量波动。
海螺集团未来将与华为云继续合作建设生产优化及管控数据应用平台,通过OT和IT数据管理,全面打通生产环节和产业价值链的数据,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让生产过程可视化,故障可预测及远程维护。
数字生态搭建
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发展强势起步,培育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130个,完成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目标105%。
作为安徽省制造业龙头企业,海螺集团率先开启数字化转型。经过前期多年的沉淀,海螺集团不仅积累了一定的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还提升了自身平台化能力。海螺集团与华为云合作,围绕产业数字化升级和数字产业发展,携手打造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海螺“云工”,对内帮助企业自身数字化转型;对外可以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基础技术赋能,最终带动产业带上下游企业共同完成数字化转型。该平台目前已成为安徽省首批“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范例,为安徽省制造业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当前,海螺智能化工厂系统解决方案已在全国100多家水泥工厂推广应用,各类资源能源消耗下降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提升每年超10亿元。另外,海螺集团已孵化出数十个优秀行业APP,接入各类物联网设备和工艺流程数据数万余个,先后荣获“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字领航企业”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