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都市国资局集聚国企优势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湖北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3-11-06

  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市实施“五大创新”,国有资本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冲刺全国百强的重要支撑,国有资产总量从不足40亿元增长到81亿元,年均实现国有资本收益近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始终保持在110%以上。

  一、思路创新,全力支撑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坚持“三个结合”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一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结合。抓观念更新转变,抓扶优扶强,抓国企、民企融合发展。宜都国资局认为,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立足构建和完善产业链,鼓励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和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支持国有企业以多种方式吸收民营资本,推进产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引导国企民企合作投资新项目、组建新公司,使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例如,为完善城市功能,市政府授权市供水总公司采取BOT方式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工程总投资7860万元,由民营企业宜都威德水质净化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二是化解改革遗留问题与创新国企发展方式结合。力促盘活、盘优、盘大国有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改革重组和产权多元化,破解市场萎缩、资金短缺、自我造血功能不足和效益下滑难题,提高了国有资本控制力、影响力,促进了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创优发展环境与重点帮扶结合。科学运营国有资本,搭建投融资平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仅担保公司每年平均为企业解决融资近亿元。随着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深度融合,宜都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由2001的第505位,上升到2012年的127位。

  二、体制创新,营造齐抓共管的国资监管氛围

  200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对宜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经验总结确定为“宜都模式”并在全国推广,近年来,随着“大国资、大监管、大资源、大配置”的国资监管工作新要求提出,宜都创新监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全方位监管国有资产。一是在把方向、抓调控上,成立宜都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为副主任,定期组织研究国企发展和国有资本运营,决定重大投资、重大项目兴建和国企改革重组等重大事项。二是成立国有资产处置价格委员会,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有关专家学者、行业主管部门和中介评估机构参与,对国有资产处置、划转进行评估和价格审定,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确保资产处置实现最大化增值。三是设立乡镇国资监管员。为确保监管不漏死角、不留空白,每个乡镇都由一名国有资产管理员履行产权登记、资产监管等方面职责。四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事前对产权转让、资产处置由主管部门、规划、国土、国资局审核把关,再到市政务中心公开交易。事中对金额较大、比较敏感的产权交易项目,市国资局、市监察局、市工商局等部门实施现场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影响公平、公正的倾向和苗头。

  三、制度创新,构筑国资监管监督约束新机制

  近几年,宜都国资局有针对性地制定修改完善了《宜都市国资局工作运行规则》、《宜都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等20多项国资监管制度,强化了相关部门职能职责,规范了监管行为,防范了执行中的风险和偏差。此外,立足最大化发挥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办公设施设备等资产利用效率,出台相关规定统一调度配置,既实现办公标准整齐划一,又促进节俭和资源利用。

  四、载体创新,聚优裂变力促国有资本孵化增值

  为优化资源配置、做大企业规模,该市坚持国有资本向重点国有企业倾斜,向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集中。今年5月,组建宜都市国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宜都市国有资产经营投资公司作为投资人对国通公司控股,国通公司下设8个子公司。国通控股集团公司组建后成为行业领域中独具优势的现代企业,资产总额达81亿元,净资产45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将达20多亿元,净利润达1.5亿元以上,争取3-5年达到100亿资产规模,5-8年改制上市。通过整合全市重点国有企业、公共物业和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管线资源等,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运作,最大限度发挥了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五、服务创新,监管围绕经营转,服务围绕发展干

  为确保国资监管职责落到实处,一是牢固树立共同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理念,融洽出资人与出资企业的关系,指导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困难。二是以“发展为先、发展为大”为导向,围绕发展运营国有资产,致力把死的盘活、小的盘大、大的盘优。三是实施结构调整,针对国有资本分布广、战线长、运行效率低等问题,实施“一退、二调、三集中”。即对一些规模小、优质资产不多、发展后劲不足的国有企业,通过脱钩改制彻底转型,使国有资本彻底退出,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资产向大企业集中,向优强企业集中,向优势产业集中。四是改进工作作风。以“治庸问责”活动为契机,向“冷、木、庸、懒、散、浮、慢、混、软、奢”行为开刀,要求为企业提供“零距离、零缺陷、零干扰”服务,使国资监管部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心骨,使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