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国资委监管企业通过改革重组减少到24户 大大提升企业活力增强竞争力

文章来源:贵州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0-03-22

  国有资本向企业主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贵州省国资委通过实施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和布局结构调整,国有资本逐步向企业主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

  贵州省国资委成立后,先后实施了一批改革重组项目,完成开磷、振华、宏福等企业的债转股工作,22户改制为公司制企业;对全省13户国有控股、参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金茂、化工两户国资公司整合为黔晟国资公司;先后核定两批20户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引进了首钢、宝钢、中铝、中国黄金集团、中国华电集团、首都机场集团、昆明铁路局、中海油等知名企业参与监管企业重组,形成了多元投资结构;积极稳妥推进劣势企业退出工作,对11户企业实施了政策性破产。通过重组调整,监管企业从28户减少到24户,国有资本逐步向企业主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使贵州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大大增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面对严峻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贵州省国资委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大力推进调整重组步伐,盘江集团完成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优化了资本结构,壮大了整体实力;乌江公司与六枝工矿实现成功重组;贵航公司努力优化航线结构,大力拓展国际业务,提高了营运水平; 瓮福集团国际化战略取得新进展,沙特选矿项目成为目前支撑发展的重要板块,锦麟化工公司资源整合作用开始发挥;开磷集团、振华集团、七冶公司、建工集团、贵绳集团等企业“走出去”步伐也明显加快;七冶、黔晟国资、冶金国资、成黔集团认真开展政策性破产工作,所属4户企业破产法律程序全部终结,通过实施政策性破产、中小企业改制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国有资本在劣势企业逐步退出;久联集团完善整合重组、延伸产业链;华能贵诚重组后主营业务力度加大,仅2008上半年完成了120多亿元信托产品;贵州饭店与国际会议中心整合重组积极推进;贵绳集团整体上市、华创证券增资扩股、林东矿业引入战略投资者、黔晟国资所属企业改革改制等工作积极推进;建工集团加强与相关企业战略合作,巩固了企业营销战略支撑体系;贵盐集团围绕“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深化投资、管理、流通及“三项制度”改革;贵财投资围绕打造国有资本投融资平台,切实推进公司内部改革;汇兴公司改革改造扎实推进,生产经营逐渐恢复。

  在2008年重组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2009年,实现了首钢与贵钢、中电投与金元集团、乌江水电与六枝工矿成功重组;贵州饭店与国际会议中心有效整合;锦麟化工公司正式运行;贵州水泥厂划转贵阳市,冶金国资与黔晟国资开始整合;七冶等4户企业政策性破产法律程序全部终结,监管企业的布局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增强了企业的发展能力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通过近几年在新的国资监管体系下的加速发展,省国资委监管的24户企业从2003年授权之初到2009年底,资产总额由802亿元增加到162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由216亿元增加到725亿元,税收总额由38亿元增加到91亿元,利润总额由13亿元增加到90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2.02、3.36、2.39、6.92倍。首钢水钢、茅台集团、瓮福集团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水矿集团原煤产量突破1000万吨,贵州茅台连续四年入选《财富》杂志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盘江股份、贵州茅台名列2009年度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百佳榜前两位。

  展望未来, 贵州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卢守祥说:省国资委将着眼于增强活力和竞争力,积极引导和推动监管企业围绕主业加快发展,促进监管企业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