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国资委主任习斌撰文:谈国企应对金融危机方略

文章来源:宜昌国资委  发布时间:2009-02-23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国企做大做强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宜昌国有企业的冲击不断显现。中央预测,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保持国有经济高速增长态势极为艰巨的一年。宜昌在国有经济连续五年高速增长的高基数上,保持国有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力避投资、经营风险,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一、  金融危机对宜昌国企影响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有企业影响是多方面的,宜昌市国资委通过组织专班深入宜化、安琪、交运、宜港、市商业银行等12家出资企业进行调研,情况表明,全球金融危机给宜昌国有企业,特别是拥有自营产品出口的企业带来影响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销售市场萎缩,少数产品积压。从去年10月份起,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加之部分出口产品关税的提高,导致企业产品出口量下滑,部分产品国内销售市场也处于低迷。二是产品价格下滑,利润下降。由于部分产品购买率低,使不少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在出资企业中有三大产品价格降幅达20%以上。三是融资难度加大,项目建设进展趋缓。由于金融危机导致银行规避风险难度加大,企业信贷普遍困难,少数企业已影响到项目建设。

    针对上述问题,为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宜昌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已从三方面采取了措施。一是注重宣传引导,正确分析形势。引导干部职工高度重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采取积极果断措施,防患于未然,除需国家宏观调控采取积极扶持政策外,企业自身积极思考应对策略。二是鼓舞士气,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金融危机波击我市出资监管企业后,国资委和出资监管企业采取请专家学者讲课、外出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从正面进行了积极引导,从多方面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三是采取相应对策,减少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损失。从去年9月份起,各出资企业就予以高度警惕,针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了内部挖潜、降低成本、产品冬储、增加销售力量和择机销售等相应策略,尽最大努力遏止了效益下滑的局面,目前全市国有企业运行态势良好。

  二、准确把握金融危机的利与弊,选准发展的突破口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全球金融危机既给国企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又给国企改革调整和加快发展带来前所未的希望,作为国有企业面对这场冲击,必须增强三种意识。

  第一,增强责任意识。宜昌国有企业是宜昌经济的支柱,是引领各类所有制企业战胜困难,推进发展的脊梁,分布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对支撑全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对国有企业发展寄予厚望。因此,作为国有企业在经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面前,必须增强责任意识,不辱使命,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发挥顶梁柱作用,为全市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应对这场危机的方略上,要把困难估计的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做好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准备,防止由于重视不够和准备不足而陷于被动。同时,要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宜昌国企有很多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一是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大多数企业的实力大为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工业生产型企业——宜化、安琪各自成为了全国甚至亚洲同行业的排头兵,占领了业内生产、技术、市场的制高点,只要行业尚存,企业就不会衰败。交通企业、金融企业、投资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基础扎实,运营环境宽松,态势良好,已具备一定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宜昌国企当前的运行态势仍然健康良好,宜化一直满负荷生产,基本无产品库存,货款回笼及时,在全省乃至全国化工行业是为数不多的。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也将由去年四季度的单季亏损转为盈利。安琪集团、交运集团等一批企业,在较大冲击面前仍一直保持良好运行态势。二是中央已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省、市也将要出台相关政策,这些都将为战胜危机、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中,最大受益者是国有企业。三是目前宜昌国企的外向依存度低,相对沿海地区而言,受到直接冲击要小一些。所以,战胜危机和挑战,宜昌国有企业具备良好的基础。

  第二,增强抢抓机遇意识。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全国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产业格局的调整,须科学地分析和判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变化趋势,努力捕捉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市场。宜化、安琪、交运等优强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实力,在行内、在拳头产品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获取更多的战略性资源和市场资源,引进、改造关键设备,引进高新技术,吸引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宜港云池港、枝城港建设是绝佳时期,要抢抓国家政策和建材价格低迷的机遇,加快建设,所有企业看准了的新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当前都是抓紧投资建设的好时期。

  第三,增强自我加压意识。面对困难,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不能仅仅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抓住企业发展的根本,那就是要立足长远,练好内功,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风险管控、增强创新能力。绝不能面对困难,望而生畏,举步不前,要自我加压,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科学谋划,以变应变,转变发展方式,做优做强主业,实现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五大策略”,推进国企快速发展

  以变应变是化危为机,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最有效方法,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具体实际采取相应策略。

  第一,实施“缝隙策略”,困境之中求生机。金融危机虽然涉及影响面较广,但并非触及到第一个角落,实施缝隙战略,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中小企业战胜困境,谋求发展的良策。所谓缝隙战略就是在周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独辟蹊径,从庞大的市场中选择正确的发展项目和经营目标,规避经营危机带来的风险。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具体实施中,首先要围绕市场细分做文章,发展现有企业紧缺的相关配套产品,以及各类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填补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本地区域短缺产品的空白。其次,在产品开发上,以取代进口产品为切入点,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在摸清哪些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基础上,从中寻求适合企业开发的产品,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决策和规划。当前,要特别注重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国务院以确定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国有企业要抢抓这一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资金,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做好项目的规划、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进展,争取项目进入国家、省里的“笼子”,为企业后续发展寻找新的支撑点。

  第二、实施聚优裂变策略,调整优化企业结构。金融危机带来国际消费结构的变化,价廉物美的产品将受青睐;发达国家制造业产能的萎缩,内地产业承接和转移带来了空间。特别是一大批企业关闭和冬眠,为国有企业实施战略重组,低成本扩张提供了机遇。针对这一实际,宜昌国有企业须因企制宜,要大力推进企业改制重组,实施低成本扩张和缓解资金紧张。据预测,全球金融危机在短期内难以有效缓解,对我国的影响将逐步加大。因此,以招商引资为目的的企业重组工作必须加快进展,早重组,早主动,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目前,保华集团对宜港集团增资重组、交运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重组县市客运企业,争取企业上市等正在进行之中,必须予以全方位支持,确保重组方案早日实施。宜化集团要加快项目进展,确保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继续走在全省地方国有企业前列;安琪集团要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继续在国内市场引领行业发展,在亚洲市场稳住第一的位次;交运集团要加快“四港”整合步伐,稳步推进对外扩张,力争早日上市。物资总公司要通过改革改制,促进旅游开发成长一块、传统产业壮大一块、仓储物流复兴一块、资产开发整合一块。城投公司要努力增强造血功能,在全面完成政府规定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快和拓展自主经营项目建设,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添砖加瓦;桃花岭饭店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打造五星级酒店,使其成为承担宜昌重要政务、商务接待的场所。

  第三、实施近守远攻策略,抢占市场制高点。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产品市场萎缩,价格下滑,特别是外向依存度较高的企业受到冲击较大,因此,要把抢占市场制高点作为重要应对方略之一。所谓近守远攻战略就是守住本地已有的市场,积极拓展外地市场。省内以守为主,稳扎稳打,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充分发挥总经销商作用,商商联盟、厂商联盟、厂厂联盟,不断改进营销模式,既要抵制相互杀价的恶性竞争,又有效防止了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省外见缝插针,开辟市场,对主体市场、潜在市场和发育中的市场分门别类采取相应策略,以点带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网络,足国内,争取国外,抢占商机,抢占市场,提高效益。

  第四、实施内部挖潜策略,追求效益最大化。应对金融危机不但要有大政方针上的策略,更要从微观管理抓起,让干部职工有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准备,并通过内部挖潜增效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一是严把生产资料成本关。金融危机已导致各类生产原材料价格下降,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原材料和燃料的即时变动价格,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适时停止储备性采购,减少原材料库存,加快资金周转。二是严把节能降耗关。千方百计降低水、电、煤耗,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和非紧急的资本支出。三是严把项目建设关。金融危机对合资合作项目建设影响较大,要科学分析市场,找准投资伙伴,下大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努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四是严把生产运行关。合理使用和调配劳动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到不停产、不裁员、不减薪,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越过严冬便是春”。只要坚定信心,战胜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展现在国有企业面前的定是无限春光。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