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完成总体目标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发布时间:2008-08-11
  “三增强三实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自2005年启动的云南省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目前已基本完成省委提出的“三增强三实现”的总体目标和十大工作任务,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全省220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386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954亿元。其中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的18户企业的资产总额2296.7亿元,完成销售收入1513.4亿元,利润总额105.8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91.6%、1.7倍和2.2倍。全省16个州市的626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47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7亿元。同时,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带动了全省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43.6%,非公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6.9%提高到37.3%。

    云南省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加快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推进省属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截至2008年4月,省属企业集团下属的286户二级企业,有243户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实施了股份制改造,改革面为85%。通过整合重组,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从2004年的39户减少到18户,集团层面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机场集团、云铜集团、旅游产业集团、西交集团、工投集团等集团公司实现了产权多元化,白药集团、南天信息成为省国资委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在大型国有企业积极推行独立董事、外部董事、总法律顾问和财务总监等制度,8户企业选聘了13名外部董事,强化了内外监督和制约。

    二是继续实施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大企业大集团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以“7变3”整合重组为标志,相继重组成立了旅游产业集团、公路投资公司、物流集团、民爆集团等,云天化、云锡、煤化工等3大集团的主营业务和规模优势更加突出,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旅游产业通过整合,企业间形成了很好的产权纽带关系,促进了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物流集团的组建为云南省搭建了很好的物流龙头企业平台。在上一轮国企改革探索出个旧锡模式、东源模式、云铜模式、兰坪模式的基础上,以“整顿资源、调整结构、培育核心企业”为主线,继续对有色金属、磷、铁、橡胶等资源进行整合,使优势资源继续向大企业大集团集聚,支柱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07年,列入倍增行动的8户省属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21亿元,利润总额91亿元。昆钢、云铜、云天化、冶金、云锡、煤化工和建工等7户大企业的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其中云天化、昆钢、云铜超200亿元以上。

    三是加强企业投融资平台建设,企业资本运作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底,云南省完成了全省22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云南盐化、世博股份成功上市;云铜股份、云维股份、驰宏锌锗,通过定向增发注入优质资源,得到投资者认可;云南城投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和定向增发,充分利用红河光明的“壳”资源,实现了借壳上市;云锡集团控股的YTC公司在澳大利亚成功上市。2007年是云南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成效最显著的一年,全省上市公司通过IPO、定向增发、发行可转债等方式,累计实现融资100多亿元,超过2006年之前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总额;加上引进合作伙伴引入的资金,全年共融资近300亿元。云南省先后成立的省投集团、工投集团等一批省级投资公司,正逐步成为云南省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主要投融资力量。云南产权交易所成立两年半来,累计成交国有产权项目200余宗,涉及总资产65.64亿元(评估值),通过公开挂牌等手段在交易环节实现资产增值19.8%。

    四是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04年省国资监管机构组建后,州市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也相继建立,不断加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完成了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明确了监管企业的发展规划,监管法规、制度和经营责任体系日趋完善。国资监管体系的建立,加快了出资人的到位,国有资产运营绩效明显提升。2007年,省属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为698.7亿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达108%,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五是加快劣势企业退出步伐,困难企业脱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全省48个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除13个退出进行改革脱困外,已全部进入破产法律程序,至此云南省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全面完成,促进了全省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各地政府和企业通过债转股、回购债权股权、盘活存量、引进战略合作者等多种方式,积极实施困难企业改革脱困。3年来,省级仅在支付关闭破产项目方面就筹措了改革成本4.37亿元;全省还采取分类组包、统一谈判、折价收购、分批处置的办法,先后完成了华融和信达“资产包”的收购工作,解除了37户企业与担保单位共23.06亿元的债务负担。

    六是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小企业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全面推行以优化股权结构为重点的深化股份合作制企业改革工作。截止2008年6月,列入深化改革计划的13个州市的182户股份合作制企业,有175户完成了改革任务,完成率达到96%。各地结合实际,对辖区内的骨干中小企业在政策、服务和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涌现出曲靖越钢、大理力帆骏马、玉林泉酒业等具有区域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曲靖开展领导干部下访企业“三抓三送”(“抓扫尾、抓规范、抓配套和送政策、送温暖、送计策”)活动,市、县两级财政直接投入改革资金4亿多元,用于解决国企改革中自谋职业人员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促进“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再就业等关系企业职工的民生问题。楚雄州共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52套、廉租房120套,较好解决了困难企业职工反映强烈的安居问题,促进了社会稳定。

    七是稳步推进配套改革,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截至2007年底,全省国有企业辅业总户数162户,已完成分离改制辅业单位132户(占81.5%),安置富余人员1.74万人。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自办的433所中小学校,计13.14万学生、2.46万教职员工,一次性全部移交当地政府,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企业办中小学校移交的省份。全省408所企业办医疗机构已实现分离282所,占69.1%。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9.5%,其中社区管理服务率为50.1%。全省国企改革所涉及的7000多名离休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基本落实到位。

    八是加强企业党组织、工会和文化建设,和谐企业格局初步形成。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党内、党外交叉任职和科学界定党组织与其他组织机构的职权范围和责任,把党组织的意图体现到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议事决策之中,较好地处理了“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注重拓展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初步形成了反映时代要求、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