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国资委机关党委制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见

文章来源:云南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4-11-13

  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第一责任人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印发〈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规定〉的通知》精神,近期,云南省国资委机关党委制定实施了《云南省国资委机关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一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机关党委在委党委和省委省直机关工委领导下,对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负主体责任。要按照上级组织的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推动落实。要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抓实机关作风建设,严明纪律,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加强从政道德教育、岗位廉政教育、自我养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廉洁从政准则,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督促党支部开好以党风廉政建设为重要内容的组织生活会,责成发生违纪违法问题的支部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组织实施对各党支部和处级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检查考核。

  二是强化机关党委工作责任。机关党委书记是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对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每年至少听取2次各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专题汇报,了解掌握机关党员干部中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情况,并向委党委报告工作。要落实约谈制度,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党员群众评议及掌握的情况,适时约谈各党支部和处室、监事会负责人,督促其认真履行本支部、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对支部、部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约谈提醒。要坚持率先垂范,机关党委书记及委员要做廉洁从政的表率,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履职尽责,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纪律规定不讲情面。

  三是落实机关纪委监督责任。机关纪委对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负监督责任,机关纪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以零容忍态度查处机关党员干部违纪案件,对有违纪违法问题的党员干部提出党纪政纪处理建议;协助机关党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党支部、部门和党员干部进行责任追究。认真落实报告制度,实行“一案双报告”制度,深入剖析典型案例,举一反三,利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找准廉政风险点,提出完善业务工作、内部管理、作风纪律等方面制度建设的意见建议。

  四是强化党支部工作责任。党支部书记为本支部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党支部委员按照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对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一岗双责”,定期研究、布置、检查和报告分管范围内党内廉政建设工作情况。要坚持抓监督、早预防,严格落实本支部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教育、早预防。要配合做好干部选拔推荐工作,加强监督,防止在选拔推荐干部中出现弄虚作假、跑关系、拉选票及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职位等情况,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各支部书记、监事会主席和处(室)负责人对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履行“一岗双责”,既要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又要抓好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管人、管事和管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自觉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业务工作中,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总结、一起考核,使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五是完善检查考核机制。强化评价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对机关党委、各党支部和处室、监事会负责人的总体评价和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列入领导干部问责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每年年初委党委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机关党委、机关党委与支部书记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主体。切实抓好考核评价,机关党委重点对各党支部负责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考核结果提供人事部门作为总体评价领导干部业绩,评选奖励、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认真抓好述责述廉,各党支部负责人每年向机关党委书面述责述廉,报告本支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本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等情况。

  六是要严格责任追究。严格按照《中共云南省委印发〈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规定〉的通知》及本意见,对违反或者未能正确履行的,严格责任追究。

  《意见》的印发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形成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廉政建设体系、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党支部和党员评先评优、党员干部业绩评定、公务员年度等级评定等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打造一支忠诚使命、风清气正、纪律严明、廉洁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奠定了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