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市属国企步入发展快车道

文章来源:湖北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6-09-21

日前,随宜昌国投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宜昌市属国企运营质量和发展实力进一步提升。据市国资委统计,今年元至8月,仅市属出资企业就实现利润4.8亿元,所有者权益4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23.5%。实施在建项目150个,完成投资105亿元,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目前,宜昌市属一级国有企业29家,主要涉及工业、交通运输、物流、旅游服务、金融、资本营运和商贸、文化、体育、粮食等行业。分析市属国有企业运行态势,具有四大共性特点,呈现优势。

——市属国企是城区经济发展的主体。据统计,2015年29家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53.9亿元,所有者权益451亿元,销售收入347亿元,分别占全市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72.9%、67.1%和38%。其中,9 家市属出资企业资产总额135.98亿元,所有者权益381.9亿元,销售收入325.3亿元,其增幅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市属国有企业乃至全市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占居十分重要的地位。

——市属国企是城区财源和财富的主流。市属国企不但是城区经济的主体,而且是城区财源和财富的主要来源。据对2015年城区财政收入分析,城区共实现财政总收入180.7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422.6亿元的42.76%。其财政收入大多来自市属国有企业。另据分析表明,随着市属国企的发展壮大,在“十三五”时期,将是财政收入增量的主体部分,预期市属国企将有1至2家资产和营业收入超千亿、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3至4家资产超500亿元、营业收入超300亿元、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的支柱企业,这无疑将是城区财源和财富的主流。

——市属国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力。多年来,市属国企牢固树立“发展为先,发展为重、发展为大”的理念,一批重点国企不断提档升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宜化集团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多元醇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化肥制造商、亚洲最大的井矿盐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联碱化工和氯碱化工企业,而且连续十年位居中国企业500强。2015年以810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70位,在中国化工企业中位居前5名。安琪集团稳居全国酵母行业第一。酵母年生产能力从2000吨增长到160000吨,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领先地位,系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不但先后在全国十多个城市投资办厂,而且率先走出国门在埃及、俄罗斯投资办厂,形成两家跨国公司,企业不但具有内竞争能力而且具备了国际竞争能力。由行政转体的物资集团积极拓展物流、旅游和再生资源“三大板块”,依托自身优势,成功收购和开发了青龙峡、车溪等旅游景点和钜铠纸业,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积极参与三峡物流园中心项目建设,形成辐射“一线、两点和三区”的区域性网络。其中,三峡鑫物汽车城强势辐射渝东鄂西;致力变废为宝,金属回收、民用爆破不断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通过资产整合和改革改制,盘活存量资产过亿元,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攀升。

——市属国企是履行社会责任主导。市属国企始终把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重中之重,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不但为国家创造利税400多亿元,上缴国有资本收益3.55亿元,而且安置就业50000多人,年均帮扶贫困山区和实施救灾近500万元。

从国企涉足的产业看,大多系宜昌的支柱,既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城区发展战略趋势看,宜昌是湖北“金三角”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角,通过发展市属国有企业,可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可促进资源、资金、人才、技术、文化等各种要素向城区集聚,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宜昌成为别无选择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从增加就业、维护稳定看,发展市属国有企业是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人口、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劳动力优势转化成经济和财富优势。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