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成立7年多来,始终牢记广西党委、政府提出的“广西人自己的银行”必须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更大贡献的要求,着眼富民强桂新跨越大局,立足“三农”,服务县域,把准服务方向,通过争取增量,盘活存量,建立涉农贷款考核制度,深入实施“三大工程”,“支农、助农、扶农、惠农”,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涉农贷款增幅连续7年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发放了广西近50%的涉农贷款和78%的农户贷款,居广西同业第一位。2012年1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791.25亿元,涉农贷款增量和余额在全国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分别排名第9位、第11位,成为名副其实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主力军、排头兵。
——农户小额信贷品牌工程。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农合机构”)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从原来的1~2万元提高到3~5万元;扩大贷款用途并灵活确定贷款期限。坚持“保本微利”的原则,实行优惠利率,对种养、治病、上学需要的小额农户贷款,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不得超过20%,对家庭困难农户,执行基准利率,让利于农。2013年1-4月,广西农合机构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58.07亿元。积极开展库区移民信贷扶持工作,开办库区移民权利质押贷款,期限最长可达8年,利率执行贷款基准利率下浮10%,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大力推行“阳光信贷”,将信贷政策、贷款品种、贷款条件、办贷时限、信贷人员联系方式、监督方式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将客户评级授信、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等贷款全流程置于社会有效监督之下。
——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工程。积极推进“龙头企业担保+农信社授信+农户承贷+农业政策保险”、“公司+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模式,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进程,支持我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成立以来至2013年4月末,累计向广西蔗糖、桑蚕、木薯、林业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投放632亿元贷款。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与广西农业厅签订合作备忘录,在未来3-5年内,共向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信用额度100亿元;与广西林业厅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计划在5年内为我区林业产业、林权制度改革等提供260亿元的信贷支持;与广西扶贫办双方签署《扶贫金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合机构当场给广西华夏本草公司、融安桂华茧丝绸公司等14家扶贫龙头企业授信17.59亿元。
——农村中小企业扶持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合机构按照“因地制宜,一企一策”的原则,并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的特点,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信贷产品,打造农合机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牌。对涉农中小企业推出了农产品、农用物资、经营权质押贷款,对工商业中小企业推出了存货、仓单质押贷款,对林业中小企业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此外还提供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对信誉好、市场有前景的中小企业,无需任何担保,直接发放信用贷款。努力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构建中小企业服务长效机制,有效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农村消费信贷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合机构围绕政府实施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汽车下乡“三下乡”工程,积极支持农户购置家电、农业机械、自用车和其他各类耐用消费品的信贷需求,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支持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配合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几年来累计投放近7亿元贷款支持农贸市场建设,支持改善农村商品流通和消费环境。修订和完善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贷款管理办法,提高县域、乡镇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信用贷款额度,支持其购建房、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成立以来至2013年5月末共投放各类消费贷款550多亿元。
——金融服务进千家万户工程。充分发挥农合机构网点众多的优势,对涉及千家万户的粮食直补、农资补贴、库区移民补贴等近40个项目的各种惠农支农补贴,主动提供服务,为全区940多万农户免费开立卡(折)账户,建立起“一折(卡)通”的财政惠农补贴资金网络;全力配合各级政府部门做好新农保代收保费、代发基础养老保险金等金融服务工作,架设了一座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