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地处黄海之滨的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川东农场上一派热闹。扬州大学与光明食品集团战略合作签约暨江苏省高校(扬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光明食品集团分中心举行隆重揭牌仪式。“这是我校在加速推进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上推出的一个有效举措。”扬州大学副校长范健说。
据了解,光明食品集团是上海日常消费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商,粮肉菜等产品供应在上海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近年来,为了达到保供应和提品质的双重目标,企业以川东农场为依托,加紧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和食品全产业链建设。然而,在转型升级中,特别是在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推动循环系统的科学持续发展上,企业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光明食品集团川东农场循环农业项目办主任陈光荣告诉记者,去年川东农场向上海农委申报了一项产业基地项目,但在审批中因缺首席专家及实际成果两项硬件未获通过,失去了享受数百万元项目资助的机会。今天技术转移中心的建立,为企业不仅送来了急需的农科高级人才和项目成果,还将为农场今后实现生产和管理能力提升带来更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据范健介绍,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是江苏省加速推进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推动科技项目产业化运作的一个校企合作新平台。“十一五”期间,全校共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2630项,合同金额达6亿多元,与地方建立校企联盟200多个,共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150多个,建立校外科技推广基地70多个,推广科技成果600多项。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等部门“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先进集体、江苏省“十一五”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校等荣誉称号。
此次扬大与光明集团的合作,是江苏省首家直接建到外省企业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也是扬大在省内外建立的第15家技术转移分中心。双方初步达成的合作协议涉及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和研究、功能性有机肥生产工艺研究及有机肥生产技术的改进、规模化养殖场生态养殖疫病防控研究等9项前沿科技。今后,扬大将以生态循环农业“光明模式”的建设为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技术转移中心将扬州大学的优质科技资源向光明食品集团集聚转移,加快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在光明食品集团的转化,力争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构建上不断实现突破,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创新成果,引领国内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潮流。
当天,来自扬大的包文斌、霍永久等20多位农业规划、种植、畜牧、环境、生物等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作为首批驻场专家与农场技术人员座谈了解农业生产技术需求,走进农场生猪养殖场进行技术指导……真正把农业生产技术、成果送到了农业生产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