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院积极为水环境综合治理作贡献

文章来源:上海国资委  发布时间:2007-12-1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排水专业创建于1954年,目前拥有2个专业设计院,200余名专业设计人员,其中国家级设计大师1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领军人物1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5名。50余年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政院积极致力于以水环境综合治理,特别是污水处理、治理方面的研究设计工作,为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以污水处理、治理为主战场,发挥行业龙头作用

  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造就了在国内排水专业的龙头地位,50余年来,市政院在全国各地累计承接完成了850多项排水工程设计、咨询项目,包括能最有效削减COD(化学需氧量)排放的污水处理厂220余座、雨污水泵站610多座、雨污水管道8500多公里。

  1954年设计的上海曹杨污水处理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自主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其规模为当时全国之最,开我国自行设计污水处理厂的先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提出“抓紧治理苏州河、黄浦江的污染,消除江河黑臭”的环保战略目标,市政院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上海污水治理设计主力军积极投身于这一造福上海市民和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建设中,抽调50多位专业设计人员,与世行专家和国内专家一起,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历经三年,确定了上海污水治理战略规划,由此打响了上海污水治理一、二、三期和苏州河综合整治一、二、三期工程的一个个战役。

  在上海污水治理工程和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中,市政院承担了其中大部分设计任务。从1987年开始,经过近20年的建设,基本构建起了上海污水收集和治理系统,污水处理率已达80%。现在,苏州河、黄浦江(中下游)水质已普遍达标,上海的水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污水治理的效果取得了明显成效。

  市政院经过几十年的治污实践和技术积累,总结出了“截污、清淤、调水、充氧”的“八字”治污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在上海污水治理中成效明显,还成功地应用于济南大明湖、徐州奎湖、昆明滇池和草海等一大批外省市受污染河流湖泊。在太湖蓝藻爆发引起的“水危机”后,市政院主动提出参与无锡市全面治理太湖、保护水源的“6699”行动,利用专业优势和治污经验,承担了其中5项饮用水水源和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工作。

  二、以自主创新为依托,在工程设计中体现节能减排理念

  市政院在水环境治理的工程设计中,坚持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之路,不断提升理念,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围绕在污水处理、治理工程中做到节能环保、效益最大化进行二次开发。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双污泥处理系统”新技术,在上海曲阳污水处理厂得到成功应用,可节能30%以上。开发的“污泥厌氧消化综合利用”专利技术,为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稳定化创造了条件,产生的沼气可综合利用,充分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在上海石洞口城市污水处理厂首次采用干化焚烧处理的污泥综合处理处置装置新工艺,充分利用污泥的热资源进行焚烧,一举解决了国内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的污泥出路问题,引领了我国污泥处理的技术路线;在水处理方面,则充分考虑上海土地资源宝贵的特点,将多个处理环节集于一池,工厂每吨水处理的用电、用地成本及运营经费为国内最低,占地指标仅为标准的50%,开创了我国水处理工程集约化设计的道路。在为完成上海三年环保行动计划,达到减排目标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上海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工程设计中,采用集约化组团式设计,可节省用地20%,节约工程造价10%。

  2003年以来,市政院排水专业已获得的授权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仅2005和2006年,获得的国家级、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优秀设计奖、优秀咨询奖等奖项就有32项。近年来主编的排水专业国家、行业、地方规范、标准6项,用以指导、规范国内排水设计工作。

  三、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己任,确立节能减排新三年目标

  市政院领导班子和排水专业广大设计人员,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时认为,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对市政院和从事排水工程的设计人员来说,深感责任重大。表示在今后的工程设计中,要全面贯彻“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市政院排水专业的综合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努力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发、运用和对污染物的控制、减排方面有新的突破,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目前,市政院排水专业已将节能减排、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作为新三年专业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一是结合世博会工程,重点对雨水利用和处理系统进行研究,将理论计算、方案选择和工程设计进行整合,体现资源节约理念。二是在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方面,开展变废为宝的“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体现资源循环理念。三是对排水工程中的臭气收集和处理技术进行综合研究,以形成一套系统的设计方法、处理工艺和装置产品,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四是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开展“新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五是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对已有的“中置式高效沉淀池技术”、“双污泥脱氮除磷PASF处理技术”、“生物除臭技术”等经总结提炼后,向工程化、产业化方向推进。六是在国家规范、标准的制定方面,进一步总结污水处理工程经验,编制用以指导我国排水工程的咨询设计导则,继续开展“污水污泥标准系列”等规范、标准的制定。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