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黑色”产业正向“绿色”转型

文章来源:山西国资委  发布时间:2007-11-27
    我国第一产煤大省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昔日的“黑色”产业正向“绿色”转型,一个规模化现代化开发、循环利用和深度利用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煤炭开采:“粗放”走向现代化

  “多、小、散、乱、差”曾是山西煤矿的真实写照,粗放型发展则是昔日山西煤炭产业的概括。

    2005年,山西在煤炭行业开展打击非法采矿、淘汰落后矿井,组建煤炭大集团。3年来,这个省累计关闭非法矿点5000余处,另有1656座小煤矿被整合、关闭或淘汰。

    以往靠“人工放炮、骡子下井”的小煤矿,正在被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新型大中型现代化矿井所替代。目前,全省累计建成高产高效煤矿37座,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其中同煤塔山、平朔1、2号井,晋城寺河等千万吨级矿井装备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107座地方煤矿实现了机械化开采;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99.15%。由于煤炭开采从“粗放”走向现代,资源回收率也由前几年的不足20%,提高至目前的40%以上。

  整合做大:晋煤发展战略“关键词”

  沙坪煤矿是山西省实施大集团战略、整合地方小煤矿的“缩影”。今年10月底,位于黄河东岸的河曲县沙坪煤矿一期240万吨建设项目开始联合试生产。据了解,这一现代化大矿的前身是9个地方和村办小煤矿,由神华集团和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合作将其整合。过去这些小煤矿开采方式落后、资源回收率不足30%,整合后的沙坪煤矿回收率将超过85%。

    在大集团整合改造地方小煤矿的同时,各产煤市的整合重组步伐也在加快,年产2250万吨的太行无烟煤集团、年产1000万吨乡宁焦煤集团等一批产能超千万吨级的地方煤炭集团已经形成。

    按照山西省煤炭发展规划,通过整合、淘汰,到2010年,全省煤矿个数将控制在2500个以内,形成2个上亿吨、3-5个5000万吨、年销售额几百亿元的煤炭大集团,控制全省产能的七成以上。

  老矿“新景”:循环经济园区

  近年来,山西省确立并实施了“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煤炭产业政策和调整措施,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由单一挖煤向煤、电、化、油、气等多种产业转变,全省煤炭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目前,这个省共有14个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在建,涉及167个项目。截至2007年8月,已建成56项,40个项目在建,完成投资近200亿元。在全省煤炭行业“十一五”规划建设的222个项目中,有一批煤电铝、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等加工转化项目。

    据介绍,山西煤炭洗选能力已突破3.5亿吨,建成电厂34座,总装机容量273.9万千瓦,合成氨和尿素年产能突破600万吨,煤矸石和粉煤灰制砖年产能突破10亿块,每年消耗矸石和粉煤灰近4000万吨,可节约矸石占地1000亩以上。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王守祯说:“随着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内一批加工转化项目的建成投产,传统意义上的矿区变成了循环经济园区,形成了煤电、煤冶、煤化工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这将成为全省煤炭新的增长点。”

  “黑金”的新能源思路:煤制油与煤层气

  眼下在晋东南的潞安矿业和晋城煤业集团,两条煤制油的工业化装置正在建设,蕴藏丰富、处处可见的“黑金”——煤炭,有望在明年“出油”。据悉,这是山西探索新能源替代思路的一部分。

    经国家批准,山西省煤炭企业正在建设的煤变油项目有2个:潞安矿业集团16万吨/年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完成投资近4亿元,将在2008年8月“出油”,随后将建设一期300万吨/年的工厂,最终达到520万吨油当量规模;晋城煤业集团利用高硫、高灰的劣质煤为原料,正在建设“高硫煤洁净化利用10万吨/年合成油示范工程”,预计2008年底竣工投产,在此基础上筹建3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

    另外,令人谈之色变的矿井“杀手”-瓦斯(煤层气),经过有效开发利用,在这里正在成为一种洁净、高效能源。目前,煤层气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晋城煤业集团,累计建成700多口地面煤层气抽采井,形成了2亿立方米/年以上的产气规模。同时,由香港中华煤气与晋城煤业集团合作的煤层气液化项目正在建设,经液化后的煤层气经公路运输至江苏浙江等地区,将成为天然气的补充。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