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钢科技和人才工作成绩斐然

文章来源:河北国资委  发布时间:2006-06-15

唐钢科技和人才工作成绩斐然

  2004年以来,唐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以优化工艺、开发品种、提高质量、节能降耗为重点,以建设千万吨级大钢,实现主要产品产量翻一番,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翻两番为目标,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取得重要成绩:

  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两年来共完成技术创新项目126项,技术攻关项目89项;取得科技成果136项,通过技术鉴定131 项,获得科技进步奖127项;申请专利43项,授权33项;完成技术承包课题53项,创效2亿多元。特别是依靠自主集成创新,建设了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使公司在装备技术设计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填补了省内空白并进入国内领先行列。

  二、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已具备酸洗生产能力200万吨、冷轧薄板能力200万吨、镀锌能力140万吨、彩涂能力15万吨、热轧薄板能力500万吨。板材比例已占钢材总产量的50%。

  三、产品质量不断改善。产品保持国家质检中心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10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获得“全国免检产品”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矿用支撑钢系列产品、HRB40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保持了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矿用支撑钢和角钢获2005年“河北省名牌产品”称号,角钢、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低碳钢高线盘条保持了“河北省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四、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唐钢现有60台(套)主要设备中,有68.33%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主要高炉、转炉和轧机实现了现代化、大型化。生产技术实现了重大进步。

  五、节能环保工作成效突出。截至去年,唐钢TRT和热电联产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12.3万kw,自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达到21%;吨钢综合能耗完成713kgce/t,比2003年降低47.5kgce/t,节能率6.2%。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达到96.83%,外排废气达标率、冶金渣综合利用率、废水回收处理率均达到100%,吨钢消耗新水降到4.25吨, 工业废水实现了“零” 排放,在全国冶金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六、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唐钢产销一体化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及办公自动化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已经初步完成,投入试运行。

  七、人才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完善了人才管理办法,健全了优秀科技(管理)人才奖励办法和操作技能专家评选细则,建立了有效的人才选拔与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两年来,唐钢在科技与人才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消化吸收并创新引进技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

  消化吸收引进超薄热带技术,成功地实现了用90mm结晶器生产90-70mm连铸坯,成为国际上第一家实现灵活铸坯厚度的企业;成功地实现了热轧薄板半无头轧制,成为国内首家掌握半无头轧制技术的企业;成功地利用短流程轧机进行铁素体轧制,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成为世界上同类设备中达产速度最快的生产线。消化吸收切分轧制技术,成功地探索出12螺四线切分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消化吸收超薄热带生产线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依靠自身技术力量,以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自主开发设计并建设了1700mm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其中包括确定轧线工艺方案、工艺参数、设备参数和设备选型在内的全部设计工作均为自主完成,轧区大部分控制程序和卷取区全部控制程序为自主研究开发。

  (二)加大品种研发和质量管理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两年来,共研发生产冷轧用料钢、高强低合金钢、汽车大梁钢、超高强度抽油杆钢、矿用支撑钢等26个高附加值品种;共生产品种钢材506万吨,产值达到166亿元。

  (三)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采用国际先进工艺设备改造钢渣处理生产线和高炉水渣超细粉生产线;实施含铁尘泥造球回配烧结,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与利用。应用“反渗透膜法水处理工艺”,使水处理能力达到100t/h,脱盐率达到了98.5%,回收率达到了75%;将中水引入公司管网用于生产,降低了新水消耗。高炉风机锅炉全部实现了全烧高炉煤气,年节约动力煤61.6万吨,创效1.85亿元;对各轧钢加热炉进行全燃煤气蓄热式改造,年减少外购燃油23.8万吨,创效3亿多元。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

  两年来,共有四名职工获得“技术状元”称号,两人获 “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两人获“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3人获“河北省技术标兵”称号,20人获“唐山市技术能手”称号;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67590条,实施11560 条,创经济效益8284万元;完成QC小组活动成果2201项,其中获得全国冶金行业优秀QC小组5项,河北省优秀QC小组19项。

  (五)加强人才培养使用与管理,建立人才激励成长机制

  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了有效的人才选拔与竞争机制,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到去年底,共聘任三级专家8人,四级专家60人,专业带头人150人,操作技能专家15人,高级技师67人,技师574人,助理技师562人;聘任高级职务人员464人,中级职务人员2483人,初级职务人员2190人;表彰有突出贡献课题组41个、有突出贡献的科技管理人才73名。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