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加快新能源投产并网 电力保供持续向好

文章来源:云南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4-05-06

  一季度,云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79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增幅明显,同比分别增长13.5%、61.2%、163.7%;全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新增开工项目16个,装机179万千瓦,新增投产182万千瓦。

  今年以来,面对春季干旱导致的水电减发、电力供需形势紧张等考验,云南省能源部门和各企业扛牢责任,科学研判天气形势,持续优化运行调度,加快新能源投产并网,推动火电保持稳发增发,优化西电东送计划安排,全力保障能源电力供应有力有序。一季度,全省能源电力保供形势持续向好,传统能源“兜底”保障,新能源成为电力保供关键,能源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能源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能源保障。

  挖潜增效 能源电力保供平稳有序

  滚滚澜沧江上,10座水电站跨江而立、高速运转,为全省和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的清洁能源支撑。面对降水偏少的严峻考验,华能澜沧江全面统筹“水火风光”多能互补、协同发力,一季度,实现发电量190.2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07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量17.68亿千瓦时,同比增幅超2.5倍。

  今年以来,云南省能源部门及早制定全年电力保供方案和重要时点、关键节点的保供细化方案,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的会商研判,针对性采取系列措施,加快推进新能源投产并网,推动火电稳发增发,优化西电东送安排,抓好存煤和蓄水,持续夯实能源电力保供基础。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79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其中,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增幅明显,同比分别增长13.5%、61.2%、163.7%;全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加工原油同比增长13.5%,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4%以上;当前火电存煤同比增加37万吨,水电蓄能同比增加55亿千瓦时。

  能源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新能源开发建设全面提速。一季度新增开工项目16个,装机179万千瓦,新增投产182万千瓦;托巴、旭龙等在建水电项目按计划加快建设,禄丰抽水蓄能电站通过核准,5个煤矿项目投产;龙海—铜都、德宏—兰城500千伏线路等电网工程建成投产。

  在新能源等项目拉动下,全省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增速达到12%。今年以来,全省新增入库能源项目185个,计划总投资超过250亿元,其中新能源项目占比达六成。截至3月底,在库在建能源项目个数同比增加227个、同比增长40%,新开工项目增加74个、同比增长130%,为能源投资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云南省新型储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昆明安宁30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已完成预可研报告的编制及评审,正在开展地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该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区域和全首台套装机规模最大的高海拔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可实现年发电量约4.65亿千瓦时,日发电量可保障25万户家庭每天的用电需求。

  积厚成势 新能源成电力保供关键

  连绵青山间,“大风车”不分昼夜地旋转,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的绿电送入电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季度,新能源快速投产并网的红利持续释放,统调新能源发电22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3%,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屡创新高,达到24.2%,有效弥补了水电下降影响,成为枯水期电力保供关键,有力保障了产业发展用电。

  在国内装机规模最大的高原风电基地——曲靖市富源西风电场,100余台“大风车”乘风满发,转一圈就可发电约13千瓦时,预计全年可提供清洁电量约19.55亿千瓦时。

  云南能投集团抢抓大风季有利时机,确保各发电厂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应发尽发。一季度,新能源项目累计向电网输送清洁电能1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96%,超出计划发电量3738万千瓦时,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以来,云南能投在严把安全质量关的前提下,全力推动增量新能源项目早建成、早并网、早见效。截至目前,风电并网装机150.72万千瓦,光伏并网装机10.6万千瓦。同时,按照“储备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的发展思路,加大新能源项目储备,在通泉、老尖山、永宁(弥勒和泸西片区)共4个风电场扩建项目列入全省2023年第二批新能源项目建设清单的基础上,持续加大与各地政府密切沟通,积极获取资源开发权,利用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政策优势,全方位参与后续新能源开发建设。

  二季度逐步进入汛期,对水力发电较为有利。云南省能源部门和各企业将强化来水及供需形势研判,深入挖潜增效,优化电力运行调度,加快新能源、水电、煤电等新增电源建设,打好电煤保供攻坚战,抓实油气供应保障,全力确保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责任编辑:语谦】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