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的深圳湾园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软件产业基地、创投大厦等七大产业园区已基本建成,并动态引进近1000家深圳创新型企业、高成长企业,其中软件产业基地3年累计实现产值超1000亿元,截至目前园区内上市公司48家,其中16家在入园后实现上市目标。深圳以七大园区为标杆,不断向外输出“深圳湾”品牌,成批打造具备复合性功能和强大聚合力的产业综合体。
培育企业发展壮大的乐土
安煋车联网是入驻深圳湾创业广场首批孵化器星云加速器的第一批企业,如今早已“毕业”,自租在深圳湾园区办公。2017年,安煋信息同全球最大的挂车企业中集车辆合作,成立了星火车联,专注于智能挂车的研发。仅用一年多时间,该公司就成了智能挂车的领头羊企业,并获得德国产业巨头克诺尔的认可和投资。
“深圳湾创业广场是一个产生创业基因的地方。”安煋车联网创始人方先洋表示,深圳湾创业广场在刚开街时就表现出很高的规格,吸引了许多政府团和企业团前来参观,再加上孵化器提供的行业资讯全面及时,让他们得以在创业早期就拿到大额订单。他认为,深圳湾园区能够在年内发展成为南山区和深圳的创新中心,投控公司及深圳湾科技发展公司的国资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让这里成为培育企业发展壮大的乐土。
改革开放40年,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然而空间资源紧缺、人力成本攀升等外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重大关键项目的落地。“圈层梯度”战略的制定是国资国企助力深圳打造全球创新之都的关键路径。
据深圳市国资委负责人介绍,“圈层梯度”以深圳湾超级总部为基点、以深圳为平台、以全国乃至全球为舞台,从微观要素、中观集群和宏观生态3个尺度规划了未来产业的空间形态。具体来讲,技术创新、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等环节将锁定在深圳湾核心圈层(第一圈层),由深圳市其他区域组成的基石圈层(第二圈层)则布局新兴产业的高端制造基地和科创总部。在卫星圈层(第三圈层)将根据当地产业基础及资源优势布局智能制造和供应链中心,与核心+基石圈层错位协同发展。在辐射圈层(第四圈层),则基于当地的科研创新要素、制造基础、服务与应用环节需求进行布局,与深圳市内的研发、高端制造环节形成协同,推动两地产业的协同升级。而在海外圈层(第五圈层)中,通过设立创新中心,积极将创新高地的技术、人才等最高端的科创要素导入深圳,服务于深圳的创新发展。
“一区多园”模式2.0深圳升级版的本质则是从网络效应出发,构建分布式有效节点,通过多个园区的联结构成虹吸网络,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通过创新产业生态蓄积在“深圳湾”园区中,形成区别于传统园区的运营模式。
“深圳湾”从国内辐射至海外
“圈层梯度”“一区多园”战略制定后,一系列行动渐次展开,先是输往全国各地,继而“复制”到海外,唱响“深圳湾”产业园区品牌,深圳国资国企也因此声名远扬。
深圳湾园区在“圈层梯度”战略、“一区多园”模式的催化下正加速蝶变。走进位于核心圈层(第一圈层)、总建筑面积约360万平方米的深圳湾核心园区,可以看到这里已引进包括三星、SK电讯、北汽、保利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联发科、微众银行等近100家行业领军企业,顺丰控股、路畅科技等近50家上市公司(不含新三板),国泰君安、澳银资本、国信证券近100家顶级金融机构。深圳湾核心园区之一的软件产业基地,开园3年来园区企业共产生专利2050件(其中发明专利903件)、PCT申请275件。2015年才搬到深圳湾核心园区的优克联公司,专注于移动终端、无线通信产品、移动宽带等开发和服务。据其联合创始人况忠琪介绍,他们研发的产品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成为WiFi国际漫游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年营收由几百万发展到5个多亿。
基石圈层(第二圈层)中,正在推动深港特别合作区、前海国风投大厦、深汕科技生态城等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据此,深圳市内已率先形成园区开发运营的高地和样板,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借助“深圳湾”的品牌势能,投控公司分别在卫星圈层(第三圈层)和辐射圈层(第四圈层)中积极拓展东莞清溪科技生态城、保定深圳园和武汉汉江湾科创总部等项目,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资源链接,为深圳市产业的有序导流提供空间保障。
在海外圈层(第五圈层)中,今年6月18日深圳湾硅谷创新中心已正式开业,并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完成首个创业孵化成功案例。目前,比利时、波士顿等创新中心正在顺利推进中,未来全球顶尖创新要素将汇聚于“深圳湾”,有效提升深圳参与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配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