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9-02-20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对于新时代中国铁路发展来说,亦如是。

回望过去,矢志不渝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了中国高铁“领跑”世界。通过开展铁路史上最大规模的技术与人员交流和专业培训,中国铁路实现了一场全方位的理念变革,深刻改变了创新、设计、质量控制、供应商培育和管理以及服务、建设理念,带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铁路技术装备向国际国内市场开放,中国铁路在学习合作中成长、在激烈竞争中壮大,制造能力、技术等级、技术装备迅速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接轨;以“复兴号”动车组创新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引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铁路技术装备迈出了从追赶到领跑世界铁路的关键一步,推动中国高铁(铁路)走出国门。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高铁网,在全球高铁运营里程中占据66%的份额。更重要的是,我国在高铁领域积累的建设和运营经验,探索出“实验室样品—实验成功—小规模工程运用成功—大规模工程运用”这样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径。中国高铁的成功实践,为其他行业、产业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提供了借鉴。

展望未来,同样需要以改革创新推动我国铁路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率迈进。从外部发展环境看,无论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结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是解决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进一步扩大内需释放居民消费潜能,更好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都需要铁路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从铁路自身发展需求看,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加强路网规划建设、优化布局结构、提升整体效能,提高铁路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施铁路关键装备材料、零部件联合攻关,探索建立适应高铁等装备水平的安全运营、维护维修、劳动组织等体制机制等。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改革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通过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中国铁路应该担负起的历史责任。更好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发力:

一是实施货运增量行动计划。落实“增加铁路货运量”决策部署,推动客货分线,推进运力资源配置、运输组织、劳动组织、货运安全、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加大铁水联运、加强路地合作,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大力发展集装箱海铁、江铁和国际联运,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铁路运价市场化改革,提高货运市场竞争力;推动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降低社会物流综合成本。

二是实施客运提质计划。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面提升铁路客运“硬实力”“软功夫”,实施高速、普速、“慢火车”差异化营销战略,积极实践适合国情特点的高铁运行方式,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依托建立精准运力调配机制,利用第三方评价、社会外部监督机制推动提升服务标准、服务质量,不断创新“铁路畅行”等服务新产品,让人民群众对铁路出行更满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三是实施“复兴号”品牌战略。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示范性工程为新引擎,采取更加有力的改革创新举措,形成政府与产学研用的强大合力,集中力量抓大事、抓尖端、抓基本,建成以核心技术自主化、技术标准体系化等为主要标志的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体系和安全可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高铁运营管理体系,以及以生产一体化为重要模式的维修体制和动车质量管控体系。

四是将人才作为支撑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第一资源。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积极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现人才,在创新中培育人才,充分激发全路职工创新创优活力。

此外,还要坚持集中统一指挥和全路一张网,激发企业市场化经营内生动力,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效益;加强研究论证,深化公司制改革,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推动更多企业上市发展。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与支持下,加快中西部新线特别是川藏铁路建设,完善路网布局和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铁路服务保障能力,切实发挥铁路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看,铁路过去曾是、现在仍是、将来还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助推器。(李文耀)

【责任编辑:语谦】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