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2-08-29

作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且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形成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提出多方面具体要求和任务。我们要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与势,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为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很多地区也陆续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积极谋划、努力做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篇大文章,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但总的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仍顶住压力、延续恢复态势。其中,数字经济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数字产业化增长动能强劲。上半年,我国数字经济全面提速、规模提升,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和互联网收入总规模突破10万亿元。数字产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进入较高景气区间,产能利用率明显提高,投资同比增速较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等主要数字产业投资增速均高于20%,企业预期和信心不断增强。

产业数字化发展潜力彰显。虽然受到疫情等外部因素冲击,但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变革与赋能并未中断,而且还进一步推动创新迭代与提速。一方面,线上消费持续升级。直播购物、在线教育、网络问诊、远程办公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25.9%,高于上年同期。特别是随着线上线下不断融合发展,多样化、便利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得到及时响应,居民消费体验感、满意度持续提高。另一方面,工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环节,产业规模超万亿元。“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纵深推进,“智改数转”步伐加快,传统产业正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

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健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加快完善制度基础。在政策设计上要对数字硬件研发和生产、数字内容和软件平台建设实行分类支持,不断提升筛选、支持、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大数字经济投资力度,加强对企业研发支持。同时,还要着力完善下游应用商业生态。数字经济的竞争不仅是技术、装备之间的竞争,更是包括内容、软件等在内的商业生态的竞争。应加大对内容、软件的孵化和支持力度,加强内容、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此提升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稳步推进企业“智改数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的行业异质性,应先易后难、分步骤推进,可以在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采矿、电力等行业以及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设备故障诊断、无人智能巡检等典型应用场景先行探索。重点是要解决两方面问题。其一,成本问题。企业“智改数转”短期投入大、产出小,相关部门应主动参与指导生产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顶层设计、分步推进,同时鼓励生产企业与设备企业、平台企业等共同探索共享式运营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实现短期成本分摊、长期收益共享。其二,安全问题。在顺应世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统一安全标准,探索建立健全数据共享与保护制度,不断优化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的顶层设计。

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数字经济专业性较强,技术更新、产业业态模式迭代速度快。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除了要加强相关培训、加大社会普及宣传力度外,更要从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入手,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构建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创业创新支持机制,制定中小企业创新研究、技术转移、创业合作等扶持计划,通过鼓励兼并重组、融资支持等推动中小企业创新成果、技术成果产业化。

统筹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并形成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在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应加强统筹、系统谋划、科学定位,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数字经济区域间差异化定位。一方面是政策层面的细化。各地应在已有相关政策基础上,对制约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提出更清晰的策略思路和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是领域层面的差异化。数字经济涉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亦包含多个细分环节,各地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在各领域之间及领域内部找准主攻方向,实现错位发展,通过各地的单点突破实现区域的整体提升。

统筹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尽快打造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体系。对于存储和算力等功能类数字基础设施,要加强不同区域统筹布局。“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要加快在全国一体化布局并打造协同高效的基础设施集群。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协同的制度基础体系。一些先发地区要率先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数字经济规范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等方面探索构建协同发展机制,特别是尽快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机制。

加快构建统一的数字政府平台。按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打破数据孤岛和垄断,既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素配置的效率,又有利于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降低要素配置的交易成本,还便于数据管理和运用,提高数据质量,丰富数据产品,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可从一些区域率先开始探索并逐步向全国推广,建立统一安全的政务云平台、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及大数据中心,打造一网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数字政府服务管理政策规范和整体运作机制,实现政务服务全流程再造并构建高效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不断提升政府数字化监管能力,积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责任编辑:语谦】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