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03-07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这指明了新时代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个基本特征,创新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总量较小、基础薄弱,但经济发展空间大、要素成本低、后发优势明显,具备实现高速增长的客观条件与环境。我们党及时有效地利用这些有利因素,推动经济长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如同人的成长。如果说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好比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长身高的阶段,那么,高质量发展阶段就好比是强身健体、长肌肉的阶段。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客观条件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经济结构不合理、低端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人口红利减少、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递减等问题凸显,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突出问题,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不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常指经济总量增长,而经济发展的内涵更为丰富。高质量发展不仅包括一般所讲的产品质量提高,还包括产业层次提升、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资本边际效率提高,进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必须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提高发展质量。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创造着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使然,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惯性思维和做法中解放出来,深刻认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传统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不仅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而且无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而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创造更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各方面条件。为此,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政绩考核体系,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 作者:李义平)

【责任编辑:陈丹妮】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