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方工程师在施工现场检查工程进展。(记者 丁雪真摄)
卡洛特水电站全貌。(三峡集团供图)
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去年9月顺利实现大江截流,目前进入施工高峰期,超过4000名中巴两国建设者和近500台大型机械设备如今正在现场作业。作为巴基斯坦首个完全使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建设的水电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建成后将为该国带来廉价的清洁能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专项规划——
努力践行环保理念
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卡洛特水电站项目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卡洛特地区,是该国主要河流吉拉姆河梯级水电规划的第四级。作为丝路基金成立后的首个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
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河流两岸高耸的山体由混凝土防护,上百米高的人工边坡整齐规整。与去年实现截流时相比,项目建设工地各类工程设备和人员数量都显著增多。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工程管理部经理张军介绍说:“项目已进入施工高峰期,现场工作人员超过4000人,大型机械设备约500台套。目前上下游围堰填筑已完成总量的70%,大坝基础开挖工作已完成总量的80%,预计今年5月初就可以开始填筑工作。”
据介绍,卡洛特水电站项目总投资约17.4亿美元,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2亿度,年利用小时数约4452小时。首台机组预计将于2021年4月具备发电条件,全部4台机组计划于同年11月底投产发电。
三峡集团还投资约1.5亿元为卡洛特水电站“量身打造”了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其中仅生产废(污)水处理一项就广泛采用了世界一流的环保设备并采取了严格的环保措施。卡洛特水电站项目环境安全经理穆罕默德·曼苏尔·汗告诉记者,项目建设过程中切实践行了环保理念,“只有打造环境友好型工程,才能真正可持续地造福当地人民”。
严格把关——
中国标准落地生根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认同持续提升。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标准也在巴基斯坦落地生根。
为让巴方合作伙伴更加全面、直观地认识中国标准,三峡集团多次邀请巴方专家到三峡水电站等项目实地考察。
“在了解了我们的技术优势之后,巴方专家对中国水电的技术能力和发展水平充分认可,卡洛特水电站也最终成为巴基斯坦首个完全使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建设的水电投资项目。”三峡集团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公司总经理严新德告诉记者,为建好卡洛特水电站,中方为该项目提供了全产业链的系统集成服务,专门成立了巴基斯坦项目专家组,从设计到建设,从工程到财务,对项目全方位审核把关,并立足长远提出流域开发方案。
据了解,整个项目以建设—运营—移交为投资模式,建成后先由中方运营维护,30年运营期满后无偿转让给巴基斯坦政府,在实现本土化的同时,也为巴方的后续运营留下宝贵的管理经验、人力团队和相关技术。
“水电是巴基斯坦当前能源开发的主要方向,中国技术和经验将帮助我们因地制宜发展水电事业。”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中国业务总监贾韦德·阿赫塔尔曾探访过三峡水电站,他告诉记者:“我当时就想,如果巴基斯坦能有这么一座水电站,缺电问题是不是就能得到解决?没想到,这座水电站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真的来到巴基斯坦,中国朋友帮我们建设现代化水电站。”
促进就业——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卡洛特水电站的建设有效带动了当地就业,项目工地周围自然形成了一处“周末集市”。每逢节假日,当地商贩都会在此向工人们销售零食、日用品等。在卡洛特水电站项目人力资源部工作的纪伯伦·拉赫曼告诉记者:“这既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也为当地民众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
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工程管理部助理工程师法伊赞·阿克巴尔说,项目建设团队中,一半以上都是本地员工,“在施工高峰时段,项目共为当地提供近2300个就业岗位。此外,中国企业还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拉赫曼对记者说,巴基斯坦的职业教育还不够成熟,年轻人大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缺乏岗位所需的基础技能,不过,“在这里,我们不仅得到了工作机会,还学到了一技之长,这真正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卡洛特水电站项目不仅为当地员工提供了学习成长的机会,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造福当地社会。项目中还包括总投资超过600万美元的社会责任实施项目,旨在通过维修公共供水系统和道路、修建公共图书馆和休息室等,切实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去年4月,水电站周边唯一的一所学校卡纳达学校在中国企业的援助下完成扩建,上百名学生搬进新校舍,享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同年6月,水电站附近的霍拉村卫生所也顺利完工,有效改善了当地民众的医疗条件。
“对于长期受到缺电困扰的巴基斯坦人民来说,建设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水电站意义重大。”放弃迪拜舒适工作、回国加入卡洛特水电站项目的健康、安全及环保部经理安萨尔·阿巴斯告诉记者,这一项目为许许多多当地人提供了实现理想的平台,“在这里工作能够为推动我们国家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这是巴基斯坦的幸事,我一定不能错过”。(记者 丁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