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尽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食品的“营养、健康”,但有不少人仍在刻意追求“精粮”,且鲜有人知“精、细、白”的背后是营养的极度流失以及粮食的严重浪费。
日前,携手中化农业,中粮粮谷推出福临门自然香新品,该大米新品利用9%黄金碾磨技术,既守护住营养,又减少稻米产后损失,促进节粮减损;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从种植到仓储、加工品控各个环节一码扫过,全程信息皆知。中粮粮谷用科技创新端好“中国饭碗”,不断实现老百姓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追求。
区块链可溯源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保证老百姓能够‘吃得好、吃得健康’就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11月3日,在中粮&中化MAP合作签约暨中粮福临门自然香大米全国首发仪式上,中国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总裁、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覃衡德表示,农业创新是从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创新,要运用科技手段把农业产业链的高附加值潜力挖掘出来,用大数据促进大流通,把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优势发挥出来。
据介绍,中化农业的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战略模式以“科技创造美好农业”为使命,聚焦耕地适度规模化基础上充分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搭建起连接“消费升级”与“专业生产”的桥梁。而“MAP beside”则是由中化农业推出的全程品控溯源品牌,其背书的每一袋大米,对应一张粮证和全球唯一的区块链溯源码,并从时间、地理、品质三个角度实现稻种植、仓储、加工、品评、物流和销售各环节的溯源管理。在全新推出的福临门自然香系列大米产品上,便应用了此项技术。
“作为中国农业的排头兵,中粮本身也非常愿意拥抱新技术,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能够坐在一起,把上下游纳入到整个产业链里。”中粮粮谷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华简表示,中粮粮谷和中化农业MAP基于双方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高度互补的业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产业布局、订单种植、原粮购销、溯源背书、技术研发等领域加强战略合作,形成优势互补。
中粮集团党组成员、副总裁陈朗表示,中粮和中化MAP的全新战略合作,将有力推动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全面应用,为建设“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加速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9%黄金碾磨技术用科技成就美味
“好的稻种和好的种植区域,在大米行业并不具有技术壁垒,但通过加工工艺的把控,对于大米的原生美味的保留以及营养物质的保留,是大米行业很多企业做不到的。”中粮粮谷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粮粮谷营销公司总经理卢其松表示,中粮营养研究院专家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通过不同点位的指标检测,发现在糙米的碾磨减少到9%的时候,它的口感、香味是最佳值。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中指出,我国居民面临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双重挑战,不均衡的膳食结构增加了超重、肥胖以及慢性病的风险。
“糙米皮层当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稻米在碾磨加工的过程中其营养成分是逐渐损失。长期食用加工过度的大米还会造成营养缺乏及失衡。”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营养分会秘书长贾健斌表示,研究表明,碾磨度10%的大米比碾磨度12%的大米维生素B1的含量要高40%,膳食纤维的含量要高175%,这就充分说明了通过降低碾磨度可以有效地阻止稻米中的营养成分的流失。
“此外,随着碾磨度的增加,米饭的口感和感官风味也逐渐地损失。我们的研究表明,亚糊粉层中含有大量的美味和营养相关成分。过度加工会破坏亚糊粉层导致产品品质下降。碾磨度12%的大米比碾磨度6%的大米的特征风味物质要减少90%。所以,适当降低加工精度,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味的需求。”贾健斌补充道。
科技助力减少粮食浪费
“相较于市面上其他的大米,福临门自然香产品开创性地采用了9%黄金碾磨技术,此举不仅充分保留了稻米原生美味,更极大降低了无谓的加工耗损,减少粮食浪费。”卢其松表示。
据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公布的数据,我国粮食在储存、运输和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约700亿斤,相当于一亿亩耕地所产的产量。其中,加工环节损失粮食达到150亿斤,占21.4%,稻米减损加工将有效减少稻米产后损失,减少粮食隐性浪费。
“稻米减损加工一方面可以降低损耗,减少稻米产后损失,促进节粮减损,同时也适应了我国稻米产品多样化、营养化发展趋势,大力推动稻米减损加工,将有力推动稻米加工产业良性发展,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人民获得更多福祉奠定坚实的基础。”贾健斌表示。
据了解,中粮粮谷是中粮集团旗下经营主粮业务的专业化公司,业务涵盖大米、面粉、面条、面包糕点和啤酒麦芽五大品类,已经发展成为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食品企业。
“因为我们产业链比较长,从加工到餐桌都涵盖了,所以,我们承担起了粮食安全的重任。在整个节粮爱粮大的环境下,从源头做起,从产业链链条创新做起,不但能够守护住营养,还能够把节粮这样一个概念应用到我们的加工环节上,进一步促进节粮爱粮。”华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