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农粮企业,中粮集团是和农业农村打交道最多的企业之一,其所承担的扶贫任务之多在中央企业中仅次于中石油,排名第二位。
通过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发挥特色、狠抓落实,中粮在7个定点扶贫县、2个对口支援县,以及其他扶贫任务点,培育和形成了一批具有中粮特色的产业扶贫项目和模式:比如“公司+合作社+农户,让贫困户当股东”绥滨模式,“订单+种植+品牌”延寿模式,“种植基地+扶贫车间”修水模式和“养殖+种植”洛扎模式等。
绥滨:贫困户当股东
黑龙江省绥滨县是农业大县,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依靠种植业。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种粮贵、储粮难、变现难、优质优价难”等问题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瓶颈。
缺乏品质检验检测能力就是贫困县农产品很难“走出去”的关键堵点。为此,早在2016年,中粮贸易就在绥滨提前布局,帮助地方提高自身的检验检测能力,捐助150万元引进了多台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夯实了“硬实力”;2019年又依托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对绥滨质检分院业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提升了“软实力”。这样一来,不仅全面加强了绥滨县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打造了黑龙江东部地区唯一具备省级资质的质检分院——黑龙江质检院绥滨分院;还在保障食品安全、创建区域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也为绥滨县农副产品未来实现市场化运营奠定了基础。
为解决绥滨粮食质优价低、供需失衡、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等矛盾困难,经共同研究、多方参与,由中粮贸易黑龙江公司与绥滨县,联合绥滨县民富疆滨农业公司及其他两家企业,共同出资于2018年9月16日正式组建了中粮贸易(绥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央企市场、资金、品牌、团队等优势与绥滨生态、土地、粮食等资源的有机结合,构建了“贫困户带地入社、合作社以地入企、企业以资入股”的利益链接机制,也为绥滨优质粮食开启了全国市场的大门,为贫困户持续增收打下坚实保障。
绥滨公司由于定位精准、发力精准,在一年内就实现了盈利,有效带动了绥滨贫困户增收。2019年度,绥滨公司稻谷收储量完成33.4万吨,出口大米加工稻谷3.6万吨,玉米贸易2.2万吨,实现利润总额1862万元,完成业绩指标的116%,2019年,先后两次召开股东分红大会,第一次分红700万元,第二次分红200万元,2020年9月第三次分红870万元,成为公司股东的县属企业和所有贫困农户,在农业产业扶贫中分享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走出去才能打开市场。2017年,针对绥滨大米品牌不强,推广宣传乏力问题,中粮贸易捐助扶贫资金50万元,积极推动绥滨大米品牌的宣传力度,对绥滨大米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制作了宣传片、加强了“三品一标”认证、实施企业双体系管理、建立全程可追溯系统等。
2019年,在中粮粮谷的指导下,绥滨公司按照福临门大米生产标准,对生产加工各环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整改,完成了67项整改任务,7项技术改造任务,并对各环节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及ISO22000:2005食品安全体系管理体系认证。经验收,绥滨公司生产条件满足“福临门”产品生产标准。
通过“福临门”品牌引领,着力打造绥滨县生态稻米品牌经营体系,推动绥滨县生态稻米增值,促进农户增收。“福临门绥滨大米”在京东、我买网等电商平台上市,上市一周多售出1.8万袋,市场销售火爆。
2018年,绥滨县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7年的11058人减少至76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2%。
延寿:订单农业种出好大米
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松花江的重要支流蚂蜒河自西南向东北横穿延寿县全境。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延寿大米却始终未能取得与其品质相匹配的市场地位,产品市场认可度比较低,农民种植大米的收入很不理想。
结合延寿县资源禀赋的特点,中粮以“订单农业”推进当地水稻技术、种植、加工、品牌打造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粮前期投入60万元推进水稻覆膜田项目,助力其提高产量、达到有机水稻品质,从而提升水稻溢价。
针对延寿发展大米产业的优势和劣势,中粮粮谷专门成立中粮延寿县扶贫工作推进小组,充分发挥中粮全产业链优势和市场开拓能力,从种植结构调整、标准基地建设、产品的加工和储运,全程加强质量控制。同时以旗下“福临门”品牌为载体,充分挖掘产品竞争力,结合延寿当地历史典故,将“来自长寿乡的大米”作为宣传重点,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大米品牌,在产品包装设计方面也将市场推广与产业扶贫紧密结合,通过主画面憨厚淳朴的老农民形象,委婉表达精准扶贫的意义,背景则巧妙地将延寿县标志性地标“寿山”与稻田结合,传达“长寿乡”好大米的概念。
中粮旗下中粮粮谷下属大米加工厂与当地合作社合作,建设2万亩水稻种植基地,按照市场需求种植优质水稻,并保证收购,保障和增加了农户收入,惠及贫困人口2000多人。
2020年3月开始,由当地大米加工厂代中粮加工出口韩国糙米2万吨,带动当地就业1000多人,解决当地卖粮难问题的同时,扩大了延寿大米的品牌影响力。
2019年4月中粮粮谷与延寿县政府、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推出了一款“福临门&淘乡甜”延寿大米,共同在线上线下销售,目前已销售300多吨,帮助延寿打造大米品牌,提高产品溢价,增加农品收入。
中粮粮谷将延寿大米作为重点推介的福临门大米新品,在家乐福、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商超渠道和中粮粮谷自由经销网络推广销售,实现延寿大米的多渠道分销,激发贫困地区生产活力。为强化对延寿的帮扶力度,中粮为延寿大米产品设置扶贫公益金,让卖出的每一袋大米都形成一笔爱心善款,用于延寿贫困户的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截至2019年底,延寿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8680户16492人,已脱贫8166户1564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4%,4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提前一年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修水:基地+农户 实现“自我造血”
针对中国优质特色茶叶资源与贫困县分布高度契合的行业特点,中粮旗下中国茶叶积极发挥自身产业、品牌、技术和渠道优势,把挖掘、扶持贫困县茶叶资源作为精准扶贫切入点,不断探索茶产业消费扶贫的新模式。
坐拥一流宜茶生态环境的江西省修水县,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产茶基地,素有中国红茶起源的宁红茶便产自此地。然而几经沉浮,当地茶叶规模依然偏小。
中国茶叶立足修水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利用茶叶收益期长、效益高的效应,积极推进茶产业扶贫工作。一方面定期派出茶叶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指导修水县茶企提高原料质量、茶园管理、工厂管理及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强化红茶、双井绿茶两大品牌产品标准与中茶标准对接,在确保农残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指导其控制生产成本,形成与市场接轨的价格机制。另一方面指导当地政府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切入到产业发展的链条中,使贫困户直接分享增值收益。
通过建立帮扶对接机制,2019年中国茶叶在修水县采购的合格茶叶原料较2018年提升787.2%,直接带动5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09名贫困人口增产增收。2020年,在主攻单位中国纺织、中粮油脂的共同努力下,修水县已于4月底成功脱贫摘帽。
在茶叶以外,依托修水县优势野生茶、樱桃等资源,中粮助力当地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实现“自我造血”。
中粮投资80万元,在布甲乡洞上村、横山村援建樱桃产业基地,流转土地共350余亩,栽种嫁接商品樱桃树5500余株,砧木苗10000株,并套种茶叶,以村集体领办的方式建立合作社,基地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
中粮还在修水县布甲乡横山村投入30万元,以当地能人领办、村集体参股形式组建合作社,种植高山野生茶,鼓励村民上山采茶,车间收购鲜叶支付劳动报酬,带动当地百姓和贫困户增收。下一步,中粮将聚焦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志智双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贫困县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作出中粮新贡献,确保形成一批具有中粮特色、可持续的扶贫工作新模式。(《国资报告》记者 饶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