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保利集团)两万六千多平方公里的扶贫地图上,集团定点扶贫地区覆盖山西、内蒙古、云南、广西四省七县,所属企业对口帮扶地区分布贵州、广东、广西、陕西、海南、上海、湖北等地多个县、乡、村,涉及人口300多万。
帮扶广袤土地上的众多人口脱贫致富,对一家企业而言绝非易事。
扶贫开发攻坚拔寨,保利探索智慧之策。“以前扶贫,大多是捐赠性的。随着观念的转变,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提高扶贫效果。所以,要充分利用保利多元化主业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源头治水。”保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念沙说。
近年来,保利集团以科学方式追贫困之根,溯致贫之源,解扶贫之惑,紧盯“精准”二字确保扶贫协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在推进扶贫工作中,保利将贫困县的资源禀赋与自身多元化产业优势创新结合,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偏重“输血”式帮扶向注重“造血”式消贫转变,多元化扶贫多点“开花”。
孜孜不倦扶贫路,实践创新结硕果。截至2020年9月,山西河曲、五台,内蒙古喀喇沁,云南巧家、鲁甸,广西忻城,贵州册亨7地已经实现脱贫摘帽,云南宁蒗于10月份进入脱贫验收阶段。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保利和百万同胞一起,齐心协力,共奔小康。
志智双扶 激发内生动力
9月24日,第四期保利星火班学员迎来了自己的结业分享会——“在关怀与自强中活出精彩人生”。来自保利7个省14个的定点扶贫县的68位学员,结束了3个月的学习培训。此后,他们将奔赴各地,成为保利物业的一名“新兵”。
在学校与企业间,为贫困地区就业人口搭建就业直通桥,这是保利集团立足央企使命给出的良策和实招。
近年来,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农村贫困劳动力外出转移组织化程度不高,贫困劳动力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问题日益突出,贫困地区人口脱贫积极性不高、可持续收入能力差成为企业精准扶贫道路上面临的突出性矛盾。
2018年年初,在深度调研基础上,保利集团结合自身的产业资源、就业资源优势,提出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效的精准扶贫计划,即“授其技、树其人、立其业”,实施“保利星火”计划。
保利星火计划通过“培训+就业”模式,将职业培训与就业帮扶有机结合,有效拓展贫困人口就业渠道和就业能力;同时,创新性地将“育人”放到“育才”之前,把树立远大志向、建立脱贫信心、培养正心正行作为保利星火班的核心目标,让贫困人口在立业脱贫的同时,成为一个志存高远、扎实肯干、爱岗顾家的正能量人才,带动更多人走上脱贫之路。
“真正要脱贫,就要斩断贫根,从励人励志方面来解决问题,保利集团党委就决定办星火班,通过培训加就业对七个县的建档立卡家庭的孩子,提供就业机会。”说起“星火计划”的初衷,保利集团工会主席、职工董事付俊说,“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走上职业发展通道。”
推动贫困群众切实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我能脱贫”的转变,保利集团注重传授贫困群众劳动技能,拓宽就业渠道,脱贫致富的内生力量持续激发。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截至2020年9月,共193名贫困学生通过“星火”计划加入了保利,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扶贫当扶精气神,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实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保利集团嫁接产业优势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形成了生动实践。
有着“小凉山”之称的宁蒗县,“山、少、偏、穷、特”。山高谷深,让这里与世相隔,信息闭塞。用通信技术架起沟通的桥梁,2002年以来,保利集团所属中国华信以教育扶贫为重,先后在宁蒗援建覆盖全县13个乡镇的智慧教育云项目,建成了22个现代化的智慧录播教室,并由设在县教体局的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视音频中心集中控制、实现互联互通。智慧云的建设犹如为宁蒗架起了一道信息高速公路,在建好的高速公路上跑更多更快的车辆,推动宁蒗教育事业更快发展。
在河曲县,每年投入30万元用于保利-巡中教育基金,用于鼓励教师争先创优,提高教学质量;在喀喇沁旗每年投入10万元,成立保利爱心基金;在巧家县,每年投入30万元教育扶贫资金,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保利集团志智双扶的实践探索仍在进行。教育扶智、就业扶志虽润物无声,却能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瞄准契合点 拓宽致富路
精准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脱贫,需要产业发挥原生驱动作用,激发地方脱贫的内生动力。保利集团作为一家业务范围涵盖老百姓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多元化央企,因地制宜找准产业扶贫契合点,带领群众致富大有可为。
深挖贫困地区特色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保利集团手握一把金钥匙撬开了贫穷的枷锁。
小巧的绣花针拉着蚕丝线穿梭在薄薄的绢布上,在飞针走线之间,鸟兽鱼虫、奇花异草在作品中栩栩如生、灵气流转,尽显神奇……用巧手织绘图卷,这是藏在云南鲁甸大山里的“独门绝技”。
在鲁甸农村,几乎每位妇女都或多或少掌握最基础的刺绣技术,但过去留守家园的贫困户早已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经过调研,挂钩扶贫鲁甸的保利集团旗下中国工艺提出,要让她们在不丢掉锄头的同时拾起绣花针改变自己命运。
运用鲁甸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中国工艺同鲁甸县委、县政府达成一致,联合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丽江滇绣唐卡艺术有限公司,一同着力打造“滇绣之县”项目,通过文化产业来助力脱贫。
从2016年成立滇绣培训中心开始,到2018年正式成立云南滇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再到2019年在鲁甸扩建仿古街和步行街打造特色文创商业街区,鲁甸已相对连续和完整地开拓了一条以滇绣为主线的工艺美术文创产业链。
如今,滇绣帮扶项目和当地农村妇女的生活生产方式深度融合,形成了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留守妇女、特殊学校残疾儿童、在校学生及刺绣爱好者中先选拔“种子”参加专业培训和交流培养,再作为新师资绣娘在更多的教学点向更多的人传道授业,再“串线连片”带动相关生产和销售的产业布局,培训效果显著,经营效益可观。
“刺绣是个特别好的活计。学习滇绣技艺,不但生活丰富了,收入也越来越多了,生活就像这绣的花儿一样美好!”尝到了致富的甜头,绣娘喜滋滋说道。
发展文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鲁甸百姓“刺破贫穷,绣出新天地”。以土地开发带动区域发展,保利在册亨县建设“布依之锦手绣园”极具典型意义。
贵州册亨县,布依文化底蕴深厚、源远独特。以建设“布依之锦手绣园”为载体,保利集团在推动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同时,还开展绣娘技能培训、布依族现场刺绣及作品展销。据介绍,“布依之锦手绣园”预计今年10月投用,项目的实施将解决500名绣娘直接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保利册亨“布依之锦”手绣园项目是打造黔西南州绣娘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册亨异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利集团所属中丝集团结合主业优势,在忻城援建蚕桑基地,实现农户平均增收30%以上;保利文化协助河曲二人台创新作品,并组织到多地的保利剧院演出……精准扶贫道路上,一个个饱含保利智慧的扶贫项目纷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精准滴灌 驰而不息
精准扶贫要扶到点上、根上,找到“穷根”才能精准聚焦。贫困地区的“穷根”在哪里?保利追根溯源,一户一策、一村一策、一县一策,用绣花的功夫制定产业扶贫方案。
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兴隆村,水资源缺乏,土地瘠薄,没有主导产业,群众增收途径单一。保利挂职副旗长王凯与驻村工作队几轮调研分析后得出结论,兴隆村相对封闭,以种植业为主,不缺饲料,可以发展养殖业。王凯牵头组建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能人大户+贫困户+村集体经济”模式,搞起了种鸭繁育场项目。项目投产后第一年,兴隆村贫困户每人分红3000元,全部脱贫。
在王爷府镇的另外一个村——希庄村,在时任驻村第一书记肖果的直接推动下,利用希庄村处在王爷府镇硬果番茄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在希庄村规划建设了硬果番茄扶贫产业园。保利集团投入资金43万元,建设冷棚18个,产业园一年就为希庄村增加产值约70万元,新增番茄大棚300多亩,按每亩大棚2万元左右的销售收入计算,增加收入600多万元,人均增收近8000元。
在云南巧家县,在保利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小蜜蜂在当地多个村镇也正成为一个扶贫致富的甜蜜产业。不跟种植业争地,不跟养殖业争量,技术门槛又不太高,适合贫困山区留守群众,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家庭,因而受到当地贫困户的欢迎。一户产业资金帮扶十箱蜜蜂,一年的毛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元。未来两年将发展10万群蜜蜂,带动1万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云南鲁甸县,保利联手中国食用菌研究所,投入65万元在江底乡箐脚村建设了22个食用菌大棚,种植竹荪、大球盖菇、香菇和羊肚菌,一期建设的实验种植已取得成功。
在山西河曲县,保利还成立了电商运营中心,组织120家各级子公司参与电商消费扶贫活动,2019年销售农产品超1200万元,电商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铺开保利扶贫地图,除了“大手笔”的扶贫项目,标记更多就是这些灵活小巧,立竿见影的扶贫“金点子”。和大项目不同,项目多,意味着更琐碎的工作,但小项目更贴合当地实际,更容易实现精准滴灌。
“从调研看,贫困县最匮乏的往往并不是资金,而是缺乏有效的、成功的脱贫方法路径”,保利集团副总经理刘军才表示,“作为担负定点扶贫任务的中央企业,在扶贫过程中不仅是投入资金,最重要的是更大力度、更深层次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
精准脱贫、长效脱贫,需要的就是科学方法和“贫困不脱誓不还”的决心与毅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站在2020年脱贫攻坚战决战收官的崭新起点,保利集团精准聚焦,正在探索更具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扶贫经验。(《国资报告》记者 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