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中交二航局70年:从“码头抢修工”到“建桥国家队”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20-12-22

跨江、跨海、跨高山峡谷特大桥300多座,各类港口码头700多座,高速公路4000多公里,铁路项目单线里程1300多公里,世界已建成的十大跨海大桥中的五座以及国内一半以上千米级大桥……这份成绩单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二航造”。

从成立之初一支固定资产不足10万元的码头抢修工程队,到如今实现年度新签合同额和资产总额双双破千亿元,中交二航局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基建狂魔”的奋斗拼搏史,也是一部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史。

“1950年,为振兴我国水运交通,国家政务院交通部成立‘浦口码头抢修委员会’,中交二航局由此诞生。”中交二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由瑞凯说,中交二航局已经发展成一家集策划咨询、勘察设计、投融资、工程建设、资产(资本)运营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现在的目标是打造高品质建筑业一体化服务商,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超前识变谋转型 开启全产业链布局

2003年,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工建设在即。是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投入巨资购买设备,全力投标建桥,还是守好内河工程的基本盘,放弃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挑战?两难的抉择摆在二航人面前。

这不是二航人第一次面对关键抉择。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水工建设投资缩减,水工市场“僧多粥少”。中交二航局在交通系统内部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冲出长江,走向沿海。

1991年,二航局抓住交通部投资建设黄石长江大桥的机会,主动请缨,承接了6个深水主墩的关键施工任务,将水工施工技术成功“嫁接”桥梁施工,一举打破单一从事港航工程施工的格局,开启了向路桥领域的全面进军。

相比前两次企业因为面临生存压力而被迫求变,这一次则是着眼未来的主动出击。在杭州湾跨海大桥投标前,二航局提前进行科技研发,并超前调动1.6亿元巨资,打造了一条世界最先进的打桩船“海力801”。

“当时二航局全年利润还不到2000万元,这相当于拿出了6到8年的利润。如果揽不到活,二航局可能就此破产。”二航局副总经理吴维忠回忆说。

最终,二航局中标杭州湾大桥第一批标段中合同额最大的南航道桥项目,后又连中三标,合同额十几亿元,为全线各家单位之最。

大桥正式开工后,“海力801”打桩船在杭州湾大放异彩,不仅完全适应杭州风大浪急的恶劣施工环境,稳、准、快地进行施工,更助力杭州湾大桥通车提前8个月。二航局从此一举跨出了江河,走向了海洋。

这只是二航人勇于突破、不断奋进的缩影。

2004年,二航局首次进入投融资市场,成功进行资本运作第一个项目——湖南株洲湘江四桥,突破企业原有的经营模式,开始了由“工”向“商”的转变;2014年,公铁两用桥市场正式向铁路外部的企业开放,二航局一举中标沪通长江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实现了所有桥型全覆盖。

70年岁月变迁,经过多次重大机构改革整合,中交二航局从内河走向海洋,从国内走向海外,从码头市场走向多元化经营,从单一劳务施工输出走向设计、施工、运营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市场遍及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和地区。营业收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00多万元,跃上700亿元平台,增长了3500多倍。

科学应变强创新 领跑行业树品牌

在20世纪下半叶,国际土木工程界最重大的成就,就是节段预制拼装桥梁施工方法的形成及发展,其中又分为短线匹配法和长线匹配法。短线匹配法是将整孔箱梁设计制作成若干个标准节段,再运至桥位,用架桥机现场组拼成桥。相比长线匹配法,短线匹配法具有所需场地小、无须运行较长的轨道公钢模、整体规划较容易等优点,但对测量精度和预制质量的要求更高。

一直以来,我国这方面技术起步较晚,桥梁的“装配化”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

2004年,苏通大桥开始建设,其主桥跨径1088米,是世界首座主跨超过千米的斜拉桥,其规模和建设难度均居国际斜拉桥之首。

在认识到短线匹配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后,二航局决心要啃下这块技术“硬骨头”:要在苏通大桥项目上实现对传统技术工艺的变革,推进结构梁段标准化、工厂化、快速化、装配化生产及应用。

为了完成短线匹配法预制工艺的攻关研究,项目组专门组建了创新小组,一边去国外类似项目学习,一边对关键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并及时转化研究成果。等到大桥建成时,二航人已经完全掌握了短线匹配法施工控制技术并开发了自己的软件,配制了性能优越的结构拼接胶,研发了系列化的架桥机产品等,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该技术的垄断。

2008年初,“短线匹配法预制悬拼”作为国内最先进的施工工艺,获批“国家级工法”,正式向全国推广。4年后,“短线匹配法节段预制拼装体外预应力桥梁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时间,短线匹配法成了“中国一绝”,吸引了多个工程项目效仿,拉动了中国建桥“装配化”的进程。

“走在世界前列,必须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价值创造能力,这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由瑞凯说道。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中交二航局在施工技术、工程工艺、设备装备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近年来,中交二航局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9项;100余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和国际领先水平。2008年以来,中交二航局连续4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连续获评全国公路建设行业“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中交二航局在技术上的领先:世界已建成的十大跨海大桥、十大斜拉桥、十大悬索桥、十大拱桥、十大高桥,二航局分别承建了其中的5座、4座、5座、2座、2座;国内一半以上千米级大桥均出自“二航造”。

主动求变开新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地处武汉的中交二航局第一时间投入力量,参与防控应急项目的建设。2020年2月5日,被称为“火眼”实验室的武汉华大病原生物安全实验室顺利交付,大幅提高了病毒检测速度,为武汉抗疫取得胜利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实验室建设项目,设计就需要一周,施工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还要调试,最快也要45天至60天,但这次给我们的时间一共只有6天。”“火眼”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刘宜全说。

为了在极短时间内,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多个单体项目建设,中交二航局的项目团队按照设计意图,制作了新建实验室的BIM模型,借助可视化的3D空间,辅助现场施工交底,为施工节约出宝贵时间。

只用了4天5夜,“火眼”实验室正式交付。项目团队不仅提前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还同时交付了BIM竣工模型,实现了“实体+数据资产”双交付,极大方便了后期的运营维护。“火眼”速度的背后,是中交二航局深耕多年的数字化建造。

2007年,中交二航局组建了从事中长期、基础性、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研究的实体化技术中心;2016年,中交二航局建成了集结构试验、岩土试验、材料试验、装备研制、试验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试验基地,也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企业技术研发基地;2019年,中交二航局将BIM技术与大数据、GIS、物联网、5G、云计算、VR、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合应用,开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

从2017年开始,中交二航局聚焦高品质建筑业一体化服务商发展定位,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以港航、路桥、市政为主业,积极发展新兴业务的“三主多元”产品战略,成功获得了中交集团首个市政特级资质,成为中交集团中首个“三特三甲”子公司。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精细化管理、全产业链、资源统筹能力和一体化集成越来越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建筑业一体化服务商,就要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全程一站式的产品和服务。”谈到未来,中交二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由瑞凯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李沐霖】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