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报告:跨越“十三五” 国家能源集团的重组与蜕变

文章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发布时间:2021-04-09

“十三五”是中国经济重要的转折时期,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开启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从上中等到高收入水平、从快速富裕到共同富裕的进程。为顺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能源行业也坚定不移的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对于国家能源集团而言,过去的五年更是意义非凡。五年间,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原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诞生了一个集电力、煤炭、新能源、煤化工、铁路为一体的,多项指标全球第一的综合性能源集团。

新集团自觉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研究确立“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企业发展战略,持续巩固煤炭、火电、风电、煤制油化工的专业化领先优势,持续强化煤电路港航化一体化运营优势,扎实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和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创建工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回顾“十三五”,国家能源集团大力推进发展改革各项工作,着力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不仅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加、安全环保水平持续提高,而且科技创新、党的建设和社会责任履行都得到了全面加强。

增强保障 优化布局

我国当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的保障能力和能源安全供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十三五”期间,国家能源集团资源保障能力获得大幅提高。按可比口径,国家能源集团煤炭销量由5.47亿吨增长至6.55亿吨,增长了19.6%。电力装机由21352万千瓦增长至25236万千瓦,年发电量由8008亿千瓦时增长至9672亿千瓦时,分别增长18.2%和20.8%。运输产业发挥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区位优势,铁路运量由3.64亿吨增至4.63亿吨,增长27.2%。煤炭深加工试验示范扎实推进,油化产品产量由1047万吨增长至1580万吨,增长50.9%。

加强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国家能源集团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煤炭核增释放先进产能1500万吨,核减资源枯竭型产能104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556万吨,期末千万吨级矿井20处,产能3.66亿吨,占总产能比重65.5%,规划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煤电60万千瓦及以上等级容量占比63%,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容量占比58.3%,百万千瓦机组由15台增长至35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537.95万千瓦。

另一方面,国家能源集团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装机占比由21.7%提高到24.7%,提高了3个百分点,发电量占比由12.1%提高到16.3%,提高了4.2个百分点。风电装机由2883万千瓦增长至4145万千瓦,规模保持全球首位;水电新增装机252万千瓦。运输集疏运体系建设持续深化,黄大铁路、黄羊城伟华及燕家塔凯悦专用线铺通,铁路辐射范围扩大,年装车能力提升2000万吨。化工积极延伸拓展产业链,航空、航天和煤制油精细化学品、煤基新材料等高端煤基产品开发取得新进展。

国家能源承建查干花项目

创新科技 注重环保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对于国家能源集团而言,科技创新一直是企业发展的基因,一直贯穿了整个“十三五”期间。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并成功运营400万吨级煤间接液化、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60万吨级煤制烯烃等多个国家级示范工程;宁夏煤业400万吨煤间接液化项目是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两次对该项目作出重要批示,并在项目现场发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节能环保及高科技产业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电科院、低碳院、新能源院、技经院4家科研机构,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9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十三五”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省部级科技奖376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2项、银奖1项,优秀奖4项。

技术应用成果也颇为丰硕。世界首套8.8米超大采高成套装备顺利生产,创造单日产煤6.02万吨新纪录。宿迁热电、东胜热电、高安屯燃机等智能发电领域重大技术研发和集中攻关成效显著。泰州电厂百万千瓦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建成投产指标全球最优。大渡河公司智慧化建设行业领先。龙源电力取得新型无过渡段单桩技术、大直径嵌岩单桩技术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和全球首创技术。神朔线成功开行智能驾驶重载列车,标志我国重载铁路发展迈入智能化新阶段。煤化工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部分主要设备实现了国产化。

在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国家能源集团在安全环保方面也保持领先地位。2019年61家煤矿安全生产超过1000天,16家井工单位和4家化工单位安全生产超过10年,运输产业安全生产周期达1420天。集团被国资委评为“节能减排突出贡献企业”。所属30家煤矿获得国家标准化一级煤矿称号,6支专业队伍被列为国家级应急救援队,29家煤矿列入国家或省级绿色矿山名录,79台机组在全国火电机组能效对标中获奖。

稳步改革 强身健体

改革可以增强企业活力。“十三五”期间,国家能源集团综合改革蹄疾步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持续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大力推进企业整合融合,完成运输、销售、物资、置业等同质化公司重组整合,新疆、福建、江苏、浙江等省(区)公司管理整合,积极推进包神铁路、龙源环保、联合动力“双百企业改革”,对包神集团在运输市场化方面给予10项授权,对龙源环保在自主经营方面给予35项授权放权,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所属科环集团入选国资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企业,神耀科技通过深化员工持股试点改革,激发了员工创造力,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

国家能源集团认真落实国资委改革专项任务,扎实推进“处僵治困”、厂办大集体改革、“三供一业”剥离等工作,经营困难企业员工进行内部分流安置,未出现批量辞退员工、增加社会负担情况。2017-2019年,累计减少法人企业267家,管理层级4级,法人层级5级,圆满完成国资委“压减”任务。至2019年,“僵尸特困”70家企业全部达到处置标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正式协议签订率100%。

强根固魂 助力抗疫脱贫

国家能源集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四强化六提升”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促进,以一流党建引领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十三五”期间,制定实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21条措施,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建立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长效机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重大事项督办落实制度、各级党组织工作制度、“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等制度。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所属78家子分公司完成“三重一大”制度修订。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自2019年6月起,自上而下高质量完成两批主题教育。集团所属6287个党组织12万余名党员参加主题教育,集团党组组织集中学习8次,各级党委开展集中学习33093次,所属各单位检视问题101525项,完成问题整改76950项,10个巡回指导组对804家三四级公司2700余个基层党组织精准指导。主题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有力增强了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深入调查研究,推动解决了一批职工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得到中央指导组、巡回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国家能源集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助力脱贫攻坚。集团公司承担7个定点扶贫县、2个对口支援县的帮扶任务,累计选派扶贫干部47名,创新帮扶思路,强化内外联动,开展民生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党建扶贫和消费扶贫等一系列帮扶举措,目前9个县均已成功脱贫摘帽。根据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安排,所属子分公司还承担了全国23个省(区、市)约200个县(乡、村)的帮扶任务,成绩斐然,得到各方高度评价。集团入选中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中连续取得“好”的最高等次评价。

针对西部煤矿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损伤问题,国家能源集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研究矿区采动破坏岩层的自修复及其环境效应、煤炭现代开采损伤监测、生态修复与生态稳定性提升等关键技术,支撑集团煤炭开发产业绿色发展。在露天矿生态复垦区和采煤沉陷区、黄河沿岸地区、现有厂矿周边区域、新疆等扶贫地区以及内蒙古毛乌素沙漠和库布齐沙漠等地,推进“国家能源集团生态林” 建设,至2020年8月底,累计完成造林2万亩。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集团党组以防控疫情扩散、保安全生产、保职工健康、保能源供应“一防三保”为重点,有力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及生产经营各项工作。迅速组织实施“聚丙烯装置纺丝料S2040转产”攻关项目,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品原料,成为生产防疫物资的“生力军”。制定实施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10项措施,累计向湖北省捐赠专项资金、物资近1.2亿元,坚定发展信心,推动精准复工复产。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建设、两集团重组改革“三项试点”唯一央企,“十四五”时期,国家能源集团将着力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关系,处理好低碳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补齐短板和巩固优势的关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努力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充分发挥一体化产业链的比较优势,持续保障能源安全、民生用能用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赵艺涵】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