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是宁夏中南部9个深度贫困县区的概称。曾几何时,“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是西海固的常态。直到1982年,仍有70%以上西海固群众不得温饱。这一年启动的“三西”扶贫首开我国开发式扶贫之先河,自此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至2015年,宁夏实现了中央单位对西海固9县区定点帮扶全覆盖,其中7家为央企,他们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和华润集团。资金进山、车间进山、人才进山、理念进山,央企携万千“活水”源源不断流入,沉寂封闭的西海固大山渐次苏醒,孕育出无限生机。
带“资”进山 彰显央企扶贫担当
天刚蒙蒙亮,海原县西安镇范台村的回族村民李成海家就响起了“嚓嚓”的铡草机声。李成海脸都顾不上洗就忙活着给家里的20多头牛准备“营养早餐”。早些年,大半辈子守着几十亩旱田靠天吃饭的李成海何曾没有想过多养几头牛改善一下生活,然而一头牛动辄上万元的启动资金难住了他。2017年,李成海从华润“基础母牛银行”赊下6头牛来养,成为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招”。
在宁夏海原县,“基础母牛银行”这个听起来有点奇怪的名词,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家喻户晓的脱贫利器。2015年开始,华润集团在海原县创新性开展“基础母牛银行+托管代养”的帮扶模式。贫困户可以从华润集团赊账领一头母牛回家,1年后母牛产下牛犊,如果是母牛犊农户会留存养育,如果是公牛犊将作为肉牛由华润回购至肉牛养殖基地,抵顶赊销款。
华润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传栋说,华润通过赊销高端基础母牛,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帮助贫困农户扩大养殖规模,累计投资3.85亿元赊销3万多头牛,使17个乡镇的1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
除了特色种养业,务工是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铁杆庄稼”。然而受观念、家庭等因素制约,仍有大批劳动力无法远离家乡外出务工。人离不开家,就把车间开到家门口。定点帮扶宁夏的央企发挥自身优势,纷纷将扶贫车间建到了乡间村口。定点帮扶同心县的中核集团,依托中核内部市场,在同心县投资设立了中核(宁夏)同心防护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核辐射防护、工业安全防护、环保技术、核电技术的研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等,解决就业岗位34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近200人。
同心县建档立卡户田成花家中三人身患残疾,她想外出打工,可家里却离不开她。2018年7月中核同心公司成立后,她和母亲、嫂子都先后来到公司防护服生产线上班,三人的工资加起来近万元。“中核的厂子本不在同心,却为了我们脱贫专门搬到这里,感谢中核集团,让我们有机会用自己的双手在家门口创造更好的未来。”田成花在给中核集团领导的感谢信中写到。
引货出山 破除产销层层壁垒
贫困地区得益于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到的气候条件,往往会产出品质上乘的农副产品。可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面临着“久藏深山人未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局面。运输不便、信息闭塞、附加值低成为贫困地区借农副产品增收致富的障碍。而随着中央企业广泛、深入地参与扶贫,央企在渠道畅通、市场拓展、产业链延长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固原市原州区农民杨发程养了十几年的肉鸡,如今这位老养殖户的肉鸡有了新销路:扶贫鸡搭上了“致富号”列车。近年来,定点帮扶原州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充分用好200万铁路职工“菜篮子”、60余万建设施工人员、每年运送30多亿人次的旅客、“12306”网络5亿人注册用户等蕴含的巨大消费市场,实施“铁路网+互联网双网并行、线上和线下共同发力”的消费扶贫措施。
国铁集团发改部专员、扶贫办专职副主任韩树青说,我们通过铁路单位定向采购行动、扶贫产品“进站上车”行动、电商扶贫行动等措施拓展定点帮扶单位的农副产品,2018年以来购买和帮销宁夏地区农副产品5700余万元,仅2020年购买和帮销宁夏地区农副产品达4200余万元。
定点帮扶盐池县的中航油将盐池农副产品推广到了下属的各个加油站点,定点帮扶红寺堡区的中国烟草总公司三年采购当地农副产品3000余万元……不单单是“买买买”,央企定点帮扶还“授之以渔”,帮助贫困地区用市场的思维和方法经营农副产品。
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区是黄花菜的产区,可是每到生产旺季,黄花菜集中上市容易出现滞销、压价的情况。中航油近年来向红寺堡区黄花菜产业投入资金1445万元,打造黄花菜深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支持建设黄花菜烘干生产线、速冻蔬菜加工生产线、黄花菜产业交易大数据中心、冷库等黄花菜产业配套设施,助推红寺堡区农产品由初加工走向中高端品质。
携梦翻山 播撒希望改变命运
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比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更让人动容的是,一个个西海固山里娃在央企的帮助下,点燃希望的种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晚饭后,泾源县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学生马倩来到教室,轻轻抬起课桌桌面,一台触屏电脑呈现在眼前。她熟练地打开电脑,戴上耳机,开始搜索并学习当天尚有疑问的课程。在当天的数学课上,马倩学习了对数,但对一些内容仍理解不透,她想通过电脑加深理解、巩固提升。“自从有了‘电脑课桌’,足不出户就能听到各省市的名师讲课,让我们能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生们一样学到知识。”马倩说。
拥有“电脑课桌”的教室被称为“智慧云教室”。在泾源县,中国建材集团共捐资建设了48个智慧云教室,满足了全县1万多名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除此之外,中国建材集团还成立了善建公益基金平台支教项目,组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员工赴泾源县开展“善建”七彩课堂支教活动,为山里娃开设国学早读、趣味英语、数学科学、历史故事、创新唐诗、天文常识、科学实验等提升综合素质的文化课。
在西海固最后一个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西吉县,这里的孩子对C919国产大型喷气式客机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城里的孩子。定点帮扶西吉县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在西吉投资建设了“大飞机航空博物馆”,并先后挑选两批次35名设计师组建大飞机支教团赴西吉支教。
大飞机支教团在西吉上的第一节课,都是从大飞机的构造和普及航空知识讲起。“C919是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飞机,中国一代代航空人为了国家的大飞机事业尽心竭力,就是想争一口气,不落人后,让中国人坐上自己研制的大飞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员工陈松赟在西吉袁河中学支教的第一节课时如此给孩子们讲述。
袁河中学校长郭文佺说,大飞机支教团的老师们具有丰富的实践阅历,他们独特的授课方式带给了学生们一种全新的认识,在课本之外构建了一个没有边界的神奇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学生们肆意发挥驰骋,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实现梦想插上了“大飞机”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