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军工企业的发展之路尤为艰辛,但也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日,在江西兴国县官田中央兵工厂,翻开历史档案,这座军工摇篮背后的故事渐渐呈现。
官田中央兵工厂办公区旧址 姚坤森 摄
1931年9月,在赣南根据地,中央红军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革命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迫切需要枪支弹药,红军亟需建立兵工厂。官田村处于红色割据腹地,虽然近临战场但地形隐蔽,群众基础好,有兵工基础,是当时创办兵工厂的首选之地。
在展馆里,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工作人员介绍,官田中央兵工厂成立前,全国革命武装因陋就简建起了大小不一的武器修械所,而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红色修械所,成为了官田中央兵工厂的基础。
1931年10月,官田中央兵工厂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村建立。但当时的官田中央兵工厂技术力量缺乏、装备设施落后,干部和工人仅250余人,全部家当只有4座打铁炉和200多把锉刀、100多把老虎钳。面对敌人重重封锁、原材料匮乏、设备简陋等困难,兵工战士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用双手和智慧,战胜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
一遍遍修改设计图纸,一次次试制零部件,夜以继日地赶工。就这样,经过加班加点的制作,第一批由兵工人自主制造的马尾弹送上了战场,为前线作战部队打赢战役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此后两年多里,官田中央兵工厂配制了4万多条步枪、40多万发子弹,修理了100多门迫击炮、2门山炮、2000多挺机枪,制造了6万多枚手雷、5000多个地雷,有力支持了反“围剿”斗争。
作为人民军工摇篮,官田中央兵工厂的创建,为我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在工会组织方面,官田中央兵工厂建立后成立了职工委员会,这是工厂里重要的组织制度之一,为解决工人的实际困难、动员和组织工人完成生产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
官田兵工厂武器制造机械 姚坤森 摄
工作人员说,在生产管理方面,官田中央兵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负责兵工厂的日常工作和生产管理,探索出“依靠工人,民主管理”的苏区国营工厂管理办法,为兵工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这些职工劳动制度、职工学习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方面的制度体系,也让官田中央兵工厂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人民工业之源。
如今,官田兵工厂虽然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留下的“遗产”对人民军工发展的影响远没有结束。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名单中,官田兵工厂旧址赫然在列。而作为官田兵工精神的传承者,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引领军工事业赶超先进道路上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