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希、马晓成)2017年企业实现扭亏为盈;2020年在疫情压力下业绩逆势增长;今年经营再迎“开门红”,截至5月末利润、营收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速……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老牌国有企业——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深耕实体经济,致力科技创新,企业活力、动力显著增强,展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工人在中国一重生产车间作业 王建威 摄
在改革中找回“精气神”
总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的中国一重,其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几年前的中国一重,还是另一番光景:计划经济烙印重、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2016年亏损额达57亿元,是当年亏损额最大、困难程度最高的中央企业之一。
中国一重怎样走出困境?这家企业首先开展全员大讨论为企业找“病根”,找出11个方面226个具体问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企业要生存发展,除了改革别无他途。”中国一重董事长刘明忠说。
一场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改革攻坚战就此打响——
从“以生产为主”向“以市场为主”转变,把市场化血液融入企业管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变身“推销员”,全体营销人员紧盯市场跑订货、追回款;
从“一管到底”向“一追到底”转变,推进分层管理、层层签订经济责任状,做到压力层层传递,动力层层激发;
先改“主席台”,再改“前三排”,累计调整不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领导干部98人,解除岗位合同95人。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大改变了企业内部“一重就是重、谁也拱不动”的传统观念,实现了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的“蜕变”和企业发展质量效益的“聚变”。数据显示,近三年中国一重利润平均增长131.11%,营收平均增长66.95%。
在改革中激发内生活力
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促进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关键还是要充分释放人的活力。
“中国一重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向好变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抓住了三项制度改革的‘牛鼻子’。”中国一重党委副书记、董事张振戎表示,企业抓实“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机制,在约束的基础上强化激励,力求激发所有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全员“站起来,再坐下”,打通管理、营销、研发等五类岗位多途径晋升通道,撤销各级管理机构187个、压缩定员2355个……一系列围绕“位子”的改革动真碰硬,使企业机构更精干高效,也打破了国企员工“当不了行政领导就没有出路”的职业发展瓶颈。
在薪酬改革方面,中国一重将职工收入增长指标写入年度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纳入公司高质量发展九大关键考核指标,建立了薪酬正常增长机制,使薪酬分配与预算完成情况、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十三五”期间,企业职工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10.7%。
同时,为打破“高水平大锅饭”,中国一重坚持薪酬分配向营销、高科技研发、苦险脏累差、高级管理、高技能等五类岗位人员倾斜,稳步推进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项目分红等措施,有效发挥了薪酬分配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工人在中国一重生产车间万吨水压机旁作业 王建威 摄
在改革中锻造竞争力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在这一领域,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至关重要。
自主研制百万千瓦级核电蒸汽发生器,破解重型H型钢精轧机组设计技术,成功制造世界最大锻焊加氢反应器……近年来,中国一重创新步伐加快,重大成果不断“绽放”。
“作为典型的装备制造企业,我们把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张振戎表示,为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造“中国制造业第一重地”,中国一重近年来打出一套“组合拳”,不断锻造企业的创新力、竞争力。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过去5年研发投入年均同比增长32.9%,在发展环境格外复杂的2020年研发投入同比增幅达76.5%。
——改革科研管理体系,由行政分派转变为自主科研,研发单位全部设立市场调研部,为研判技术发展方向和科技立项决策等提供依据。
——打破看职位、重职称等传统做法,推行课题负责人“竞聘制”,在成员“组阁”、工作分工、技术路线、绩效考核等方面为课题负责人赋权赋能。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并建立全员全方位创新机制,累计完成基层创新课题620项,创效近7亿元。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止境。“我们将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落地,不断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刘明忠说。
他表示,到“十四五”末,要力争把中国一重初步建设成为产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领先、创新动能强劲、安全保障有力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产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