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当熟悉的《东方红》旋律响起,大屏幕上的科研人员围在直径约1米、72面体的银色“东方红一号”卫星周围,进行最后的组装和调适。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经历了逾百年积贫积弱历史的古老东方大国为之振奋,神州遍传《东方红》乐音。
6月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上演。演出分为四个篇章,第二篇章“风雨无阻”回顾了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年代。舞台的巨型屏幕上,新中国百废待兴,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情,科技工作者筚路蓝缕,科研报国,克服现实条件的限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一次次鼓舞国人士气,为新生大国走上世界舞台注入动力。
筚路蓝缕 新中国科学家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的戈壁上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试验官兵的欢呼声中宣告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成为各大国中最快从原子弹发展到氢弹的国家。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停止对我国进行援助,撤走了大批专家。我国技术队伍只能自力更生、突破封锁,他们仅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就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
“两弹一星”(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成功,成为彰显新中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的标志性事件,而“两弹一星”精神也一直是中国在科技领域自力更生、艰苦攻关决心的象征。
提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特别耀眼的一项,既因为其科学意义重大,也因为它体现了中国科学家在特殊时期对待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
1958年12月,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大胆设想。当时,蛋白质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全天然的复杂物质,没人有把握能用较小的分子拼装出相对庞大的蛋白质分子。如果能合成胰岛素,就意味着人工合成蛋白质不再是不可踏足的禁区。
1959年,中国科学家成功把天然胰岛素拆成两条链,再合成为胰岛素,保持了其生物活性和晶体形状。随后,他们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相连接,在1964年成功实现了胰岛素半合成。1965年9月,中国科学家终于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
合成胰岛素的结构、生物活性、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人类在掌握生命奥秘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项代号为“601”(国家机密研究计划代号,意为60年代第一大任务)的研究计划展示了中国科学家曾经拥有问鼎世界科学高峰的自信和能力。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在写给“纪念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的寄语中提出,要发扬“胰岛素精神”,敢啃硬骨头,敢于攻坚克难,勇于追求卓越,善于协同创新。
而当几簇丰收的稻苗出现在晚会的大屏幕上,现场观众无不动容,他们想起了一位刚刚离我们远去的科学家——袁隆平。
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国运民生。20世纪,世界上很多农学家都尝试杂交水稻,但水稻的远缘杂交很难实现。1973年,以袁隆平为首的我国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养出籼型杂交水稻。1976年,杂交水稻迅速扩大到208万亩,并在全国范围开始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大大丰富了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和实践,为水稻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它的应用被称为“新的绿色革命”,为改善人类的粮食供应立下了汗马功劳。
躬耕建设 科学探索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春回大地,万物复苏。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科学的春天”终于到来。
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号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大会通过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是我国的第三个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
据报道,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结束后,科学工作者们兴奋地交谈着,激动得难以入眠,他们举杯畅怀,称这是“第二次解放”。许多满头华发的科学家觉得自己都变年轻了,他们说:“解放的不仅是人,还有智慧!”
在“激流勇进”篇,大屏幕上长久地出现科学大会的盛况和神飞气扬的科学家们。现场观众仿佛穿越回改革开放的春天,一个时代远去了,余韵仍在激荡。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重大工程纷纷上马,泽被后世。
1984年10月7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破土动工,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科学工程,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工程奠基。
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现正负电子对撞。
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视察。在即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邓小平说:“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言犹在耳,科学领域的求索也在继续。
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技术最复杂的重点工程,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系统性工程。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9月27日,指令长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大屏幕上,翟志刚顺利出舱的画面出现,他向观众缓缓地挥动手中的五星红旗。浩瀚太空为背景,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圆满成功的画面永远定格。
未来已来 科技创新绘就新时代图景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
当3位航天员在空间站为党庆生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现场气氛达到沸点。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时隔5年,中国航天员重返太空。下午,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圆了几代航天人的梦,也圆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筑梦天宫”的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
第四篇章“锦绣前程”开始,一幅充满科幻感的未来图景展现在观众眼前: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奋斗者”号下探万米深海,5G基站建设领跑全球,复兴号列车飞驰南北,“中国天眼”聆听宇宙讯号,超级计算机屡破纪录,港珠澳大桥、大兴国际机场等定义大国工程,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毫无疑问,科技创新是绘制这幅图景的如椽大笔。
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一个山窝里,全球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它,比起之前美国建造的300米口径的同类望远镜,性能提高了10倍。截至目前,它已经发现300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
让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2017年5月5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一架白蓝绿三色涂装的大型飞机上。这一天,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水准的干线飞机C919首飞成功。如今,这架中国的大飞机正在多机场、多区域协同试飞,全线进入高强度、高效率、高质量飞行试验阶段。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携带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收官发射,历时多年建设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以国为重是北斗的核心价值观,自力更生是北斗的风骨,不断创新则是北斗的灵魂。三代北斗系统交出了闪亮的答卷。
2020年11月10日上午8时12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再创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奋斗者”号,我国已经完成对地球上海洋最深处的大挑战。
2021年2月10日,经过6个半月奔火飞行,天问一号“刹车”减速(近火制动),顺利进入环火星轨道,成为中国首颗到访火星的探测器。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是中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了安全着陆火星的一系列复杂技术,也意味着中国“后发先至”,成为继苏美之后第三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空间站工程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三步,天和核心舱则是第三步发射的首颗航天器,中国人在太空从此有了家。
画面一帧一帧闪过,观众的热烈掌声是对科技进步自豪感的最好表达。每一帧画面背后,也都浸透了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艰辛汗水。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科学家们的上下求索,这份硕果累累的科研报国成绩簿会越来越厚,这些令人群情激昂的画面也会不断丰富,如几位演员在节目尾声所言: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