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2月,工业服务业双双回升,消费和投资都在改善
经济运行企稳 预期加快好转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16

图为江苏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人在组装LNG罐箱。(新华社发)

核心阅读

工业和服务业双双回升,消费和投资都在改善……1至2月,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稳经济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经济循环加快畅通,生产需求明显改善,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市场预期加快好转。下一步,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有信心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1至2月主要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15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至2月,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稳经济政策的效果持续显现,经济循环加快畅通,生产需求明显改善,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市场预期加快好转。”

生产需求回升向好,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会上,付凌晖从4个方面分析了1至2月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生产需求回升向好。

从生产看,工业和服务业双双回升。工业方面,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比2022年12月回升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9%,回升幅度较大。服务业方面,1至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实现由降转增,8个服务业分行业指数中有7个加快回升,说明服务业整体改善比较明显。

从需求看,消费和投资都在改善。消费方面,1至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限额以上18类商品零售额中有12类同比加快回升。投资保持平稳增长,1至2月投资同比增长5.5%,比去年全年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生产需求的改善对于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付凌晖说。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1至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从数据看,就业情况总体稳定。2月失业率比1月略有上升,是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付凌晖认为,我国保持就业总体稳定具备许多良好条件: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国内需求有望逐步扩大,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就业容量比较大的服务业正加快恢复,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此外,今年扩大就业政策的力度也会加大。

1至2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这样的温和上涨与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在付凌晖看来,我国保持全年价格总体稳定具备坚实基础:一是近年来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库存比较充裕。二是我国能源自给率超过80%,近年来石油、天然气增产水平比较明显,有利于稳定能源价格。三是工业消费品、服务供给比较充裕。“在保供稳价各项政策措施作用下,能够实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预期目标。”付凌晖说。

——经济循环逐步改善。

从生产端看,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速回升。从消费端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类限额以上单位中有12类增速在加快。从交通运输指标看,前两个月货运量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转为增长,铁路、航空客运量也都出现大幅增长。这些情况表明经济运行循环逐步改善。

——经营主体活力趋于增强。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至52.6%,达到近年来较高水平,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55.6%,为近期高点,说明经营主体发展预期改善。此外,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小微型企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2.4%,快于大型企业,表明市场活力逐步增强。

消费市场回暖,全年恢复向好具备有利条件

“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消费的改善和回升。”对此,付凌晖进行了具体分析。

接触型消费、服务消费回升比较明显。随着疫情对消费场景限制的消除,加上这一时期正逢春节,居民出行旅游、文化娱乐消费明显恢复。春节期间,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71.2%,国内游客出游人次同比增长23.1%,旅行社及相关行业收入均出现大幅增长。春节聚餐活动明显增加,1至2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转为较大幅度的回升。

商品零售多数在改善。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比如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都保持较快增长。

实体店零售销售明显改善。1至2月,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中,百货店零售增长5.5%,明显好于去年。同时,网上零售保持稳定增长。1至2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3%。

“从后期走势看,全年消费恢复向好有很多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同时,疫情对消费的限制作用会逐步消除,各地积极出台扩大消费相关政策,都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付凌晖认为,随着经济恢复、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会逐步增强。

有条件、有基础、有信心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会上,付凌晖对此从3个方面作了分析。

——这一目标,符合发展的实际和需要。

首先,过去3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为4.5%,5%左右的预期目标高于这一指标,有利于扩大就业、稳定经济、改善民生。再者,这一目标基本符合潜在增长水平,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资源要素条件能够支撑,也有利于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引导各方面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实现这一目标,有压力有挑战。

看国际,全球经济增长趋于下行,主要国际组织纷纷下调预期,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月份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2.9%,比2022年低0.5个百分点。此外,虽然一些主要经济体大幅加息,通胀水平有望比去年回落,但总的看还是处于高通胀水平。

看国内,去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每1个百分点的增长将带来巨大增量,实现5%左右的增长十分不易。此外,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稳定经济增长仍需付出努力。

——对实现预期目标充满信心。

“中国经济经过长期发展,物质基础雄厚,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完善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素质还在不断提高,创新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今年疫情对生产需求的抑制性作用有较大幅度消除,有利于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付凌晖表示,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有信心实现预期增长目标,“下阶段,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责任编辑:俞昭君】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