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创新不仅是企业的事

    发布时间:2014-12-30

  一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表面看是企业充分自由竞争的结果,实则与国家创新战略和政策扶持须臾难分。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市场创新活力,又更好传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法宝


  2014年,中国高铁走出去迈出重要步伐,外界普遍给予赞誉。但也有不同声音,比如有专家就认为:我国高铁出口是国家扶持的产物,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此言一出,引发热烈讨论。虽然不同观点的交织碰撞本属正常,但由于该话题事涉我国创新发展战略,并与市场改革裹挟在一起,因此在受众中颇有市场,有必要对其正本清源,以期形成共识,更好推动我国改革创新事业发展。


  我国高铁近年来的成绩有目共睹。虽然起步之初曾遭遇重大挫折,但如今无论是研发实力、技术标准、成本控制,还是运营里程、市场规模、产业链条,在世界范围内均居前列,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一些人之所以仍持否定批评态度,根本原因是认为:中国高铁的成绩并非企业自身努力所得,而是在研发、生产、“走出去”过程中享受了诸多政府扶持;由于得到了政府的扶持,高铁即便取得了成绩也是虚假的。那么,这种判断真的符合逻辑和事实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从理论层面看,上述观点具有典型的古典自由主义倾向,强调个人、企业、市场在发展中自由放任,主张将政府排除在经济活动领域外。但源于300多年前的这种经济思想,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明显相悖。由于市场机制具有天然缺陷,国民财富增长和技术进步也远非静态理论想象中那么简单,政府必须辅以科学适当的宏观调控。因此,该理论早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修正。从实践看,一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表面看是企业充分自由竞争的结果,实则与国家创新战略和政策扶持须臾难分。即便是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的欧美发达国家,对企业发展也会给予研发资金、规则标准、产业规划、利益保护、兼并重组等全方位支持。比如资金方面,发达国家对大企业科研支持不遗余力,在政府购买、税收等方面均有倾斜。可见,认为政府不应扶持企业的观点站不住脚。


  其次,我国这些年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创新的经验表明:政府制定实施顶层设计,围绕产业链布置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从而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的战略方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既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快追赶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步伐的重要手段,更是体现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实践。我国高铁能够用较短时间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跨越,正是由于相关部门统筹各类科技资源,打破部门、行业、院校、企业界限,调动产业链上的企业攻克难点,从而加速了关键技术开发能力的提升和产业链形成。这样的宝贵经验,不仅不应轻率地予以否定,还应在其他重大创新领域推广优化。


  再次,我国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挑战。此轮科技革命的一大显著特点,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更加模糊,科技创新需要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这就对国家创新体系竞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应对这种竞争,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研发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试图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相比之下,我国虽然在相关领域也取得了不小突破,但整体上依然处于跟随位置。要想进一步缩短差距,抓住此轮科技革命提供的“同等起跑线效应”,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中,政府对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发的组织推进,对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的搭建,将为企业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坚强的后盾支撑。


  当然,高铁产业目前的成绩,并不表明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已完美无缺。我国科技创新投入的整体效率、产学研衔接转化率、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等都需要提升。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释放市场创新活力,又更好传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法宝。两者缺一不可,切莫偏废。


  (本文章摘自12月30日《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