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走出去” 心中不能只有“我”

    发布时间:2015-03-24

两会期间,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热门话题之一。这种热在会后也得到延续。多家央企的领导接受采访畅谈“走出去”历程以及未来蓝图。

当下中企“走出去”风头正劲。经过30多年的苦修,中国企业已经逐渐壮大起来,尽管和世界一流企业在很多地方尚存差距,但它们已成长得足以在海外一展身手。何况,一些行业的国内市场趋于或达到饱和,急需为扩张的产能寻求出路。

1979年11月,北京友谊与东京丸一成立了京和股份。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海外企业;到2013年底,中国投资者设立的跨国公司已达2.5万家,分布于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不足10亿元;而2013年,这个数字为1078亿元,增长超过100倍。

即便如此,对于世界经济舞台而言,中国企业仍是“新人”;对于中国企业自身,海外市场仍是充满未知的世界。海外提出中国企业将会是什么角色?中国企业则困惑于他国的温度,频频感到“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寒冷。显然,深度磨合在所难免,也尚需时日。

目前,“走出去”的思路主要还集中于战略谋划、风险的管控等。有专家表示,中国企业首要的是解决自身布局问题。也有研究者称,国际化之路可能满是荆棘,要提高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还有学者指出,“走出去”不光是企业的事儿,政策要有保障,社会要有支持。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心中要有“我”,而且要有“他人”。中国企业融入世界市场,追求利润和回报自不待言,但利润和回报可以依靠与当地人共同获益去获得。

最近,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谈及“一带一路”时说,“建设‘一带一路’的主要动力来自我们自己,如果没有对方的配合,没有对方的需求,这个经济带能建设起来吗?”他希望国人要有双赢思维。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是一时之策,而是长久之选。那么,中国企业要想“走”得长远,唯有给当地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为当地人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为他们的生活开启新的可能。总之,要作为一种正能量的存在,一个温暖的朋友。

反观当前,一些中国企业还不会熟练运用当地的法律规范,也没找到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方法。它们或许重视维护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却还没重视社区服务。它们或许对投资者、供应商给予了充分考虑,却对当地文化缺少研究。甚至有些企业把在国内养成的恶习带出国门,投机取巧,偷工减料,恶意竞争……这如何能不砸中国企业的牌子?

一位主管海外业务的央企老总说,中国企业不缺见缝插针式的聪明,缺的是铁杵磨成针式的笨拙。这种“笨拙”的真意在笔者看来或许就是:中国人不仅要学会为世界创造,还要学会与世界分享。

(本文章摘自3月22日《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