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5-08-2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论断和重要举措,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指明了正确方向。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是要“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历史经验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标志着我们党对市场的认识逐步深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各类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确立了未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努力方向和原则要求,意味着要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非万能的“上帝之手”。一是市场自发调节具有盲目性。市场经济中,资源依据价值规律、供求关系自发调节,但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和个人理性的局限,这种自发调节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二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外部性”。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类经济活动以成本收益为原则,诸如发展环境、公共秩序、良好生态等缺乏明确成本收益主体的公共产品不会凭空产生。三是市场无法兼顾效率与公平。市场经济崇尚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由于“马太效应”所导致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自由竞争最终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形成垄断。同时,也会导致社会两极分化、贫富差距,与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相背离。可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包打天下。当“市场失灵”的时候,就需要发挥政府这只“看的见的手”的作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开放促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以建立市场经济为方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极大的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怎么使我们的开放水平更高的问题”,并强调,“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市场经济必然是开放型经济。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各类市场要素能够获得更大的流通空间和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空间,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而且能够为经济体制改革获得更多外部动力,倒逼法律体系、治理方式、市场环境乃至全社会思想观念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破除有碍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桎梏与现实阻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更加积极主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坚持“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并相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战略”等重大战略构想,不仅大大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经贸合作中的话语权,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也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开新的窗口。

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强调对内开放。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就指出,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无论是“对内搞活”还是“对内开放”都可以理解为对内“放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受到诸多制约”。“诸多制约”,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问题导向。比如说,由于金融市场开放不够、门槛较高,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中小企业,其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由于城乡二元格局和城镇户籍管理方面的限制,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留不下城市,回不去乡村,成为城镇化发展的瓶颈和痼疾;在一些并非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经济领域,由于种种限制或者缺乏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客观上形成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隐形歧视,形成“利益固化的藩篱”。因此,在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同时,要把对内开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深化对内开放,推动各方面深化改革,破除种种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的限制,推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

法治保障也要道德引领

法律与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既要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也要加强道德建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和要求是产权明晰稳定、契约公平履行、规则统一平等。一方面,法治能够保障市场经济各类主体的正当权益,维护统一、公平的市场交易秩序,形成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社会预期;另一方面,法治能够规范权力运行,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厘清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和范围,从而为“两手都要用好”,提供基本原则和遵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呼唤道德。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以契约精神、诚实守信原则为基石。缺乏道德规范的市场经济必然导致无序竞争、风险放大,交易成本增加、市场机制效率下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曾经说过,“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合作、公平、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资本追逐利润、个人追求利益,容易导致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道德失范现象,从而侵蚀全社会长远发展的道德基础。因此,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同时,毋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的培养和道德素质的修养。……逐步形成与现代生产和生活需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我们切不可物质上脱贫了,精神上却愚昧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

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放弃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就意味着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犯了“颠覆性错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证明,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之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具有更大的发展优势。

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公有制经济面临着加快改革步伐,巩固自身主体地位,发挥更大作用和效益的考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何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方面,一些片面强调“国退民进”甚至“全盘私有化”的观点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则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不仅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中也是非常有害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公有制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因此,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既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联系,又与多个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相对接;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公有制经济提高效率,而且在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增强经济活力等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比重不断变化,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60%,是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从多个层面提出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改革举措:在产权保护方面,明确提出“两个不可侵犯”,即“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在公平竞争方面,强调“三个平等”,即“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引导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融合方面,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甚至非公有资本控股。毫无疑问,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和改革举措,必将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章摘自8月27日《经济日报》,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