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公司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发布时间:2014-08-12

  最近,财政部企业司首次对外公开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家底”。数据显示,在全部中央企业中,2013年度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企业有100家,占总体的近九成(88.5%);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超过110%的企业有43家,占38.1%。

  虽然如此,但仍有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在缓中趋稳中迎来新常态,加之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面临挑战。

  无论是改革还是试点,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盈利能力。而连续10年实现年均30%以上的利润增长,在成绩背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在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方面的两条“军规”,或许可以为业界带来启示。

  第一条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国企要干国家需要你干的事情,要做对国民经济起支撑作用的项目。”国投公司董事长王会生认为,不是能赚钱的项目国投就会去投资,事实上,他就曾动用“总裁一票否决权”否决了一个房地产项目。

  “作为国家的公司,国投选择项目的核心标准,就是要看它是不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项目,国家战略需要的国投就要为,不需要的就不为。”王会生这样说。

  眼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产业的发展,都要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而此方面,国投的很多做法值得关注。比如,在养老产业领域,国投已经尝试了多种发展模式;在海水淡化方面,曾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王会生先后四次围绕海水淡化提交提案,其中关于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的提案还获得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奖,对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新能源领域,国投参与投资了重庆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

  第二条是坚持项目投资“有进有退”。按照王会生的要求,被国投投资的项目必须做到同行业里的一流,“如果你做到一流了,这个项目我要保留你,如果做不到一流,我就要按照市场原则退出。”而一流的含义不仅包括利润等经营指标,还包括竞争力、有效管理、良好形象以及履行社会责任。

  数据显示,从成立至今,国投已经退出了1600余个不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项目,回收资金157亿元,投向国家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和区域。

  对此,国投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鸣表示,不断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实现投资项目有进有退,是国投应对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在经济增长新常态中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投实现经营收入542.7亿元,同比增长了17%;实现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了13.4%。”尚鸣称。


  (本文章摘自8月12日《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