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一天,新疆和田县一个偏僻的村口,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子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自家的土坯房。他永远也不会想到,此次踏上离家2500公里以外的求学之路,会改变他的人生。那一年,他15岁,他叫肉孜麦麦提·巴克。
20多年来,他靠努力,自学汉语,梳理采油岗位可能出现的100多项问题和导致问题的600多种原因,并编写了50多万字的民汉对译培训教材。
30岁时,他成为新疆油田的技能专家;31岁时,他成为全国青年技术能手;33岁时,他成为集团唯一一名维吾尔族技能专家。
努力学习 改变命运
“当年我从克拉玛依石油技校毕业后,来到重油公司当了一名采油工。因为我不会汉语,无法与大家交流。”回想起当年的情景,肉孜麦麦提不好意思地说。
为了尽快学会汉语,肉孜麦麦提上班时瞅着机会就找师傅们问这问那。细心的师傅看出了他的尴尬,安慰他说:“没事,谁也不是天生就会语言、懂技术,只要勤学苦练,你一定能行!”不久,师傅送了他一本《新华字典》,他如获至宝,下了班像小学生那样,把汉字一个一个地写在方格本上。为了纠正他的汉语发音,师傅还专门买了个小收音机,巡井时带着他听广播练发音,班组学习时点名让他给大家读报纸、念学习材料。不到一年,肉孜麦麦提不但能用汉语交流,还能用汉语读报念书了。
汉语水平上去了,肉孜麦麦提便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下功夫。一年后,他参加作业区技术工人操作大赛,取得了维修工第一名,被任命为924站队班长。
抱团成长 攻克难关
肉孜麦麦提所在的采油六班墙上,有一行醒目的大字:像红柳一样抱团成长。对于“抱团”这一点,肉孜麦麦提理解最深。2007年,公司安排他去大庆参加全国采油技师培训班,他从新疆带了一袋馕到学校。校长看到后很惊讶,了解情况后第二天专门买了个冰箱,特别叮嘱同学们只供肉孜麦麦提专用。同学们也不忍心见他天天啃干馕,吃饭时每人带回一个鸡蛋,他捧着20多个鸡蛋,感动得直掉泪。
“我很幸运,一直是油田大家庭里的宠儿,我要把这种爱化作力量,用自己的知识回报社会。”肉孜麦麦提说。2003年以来,熟练掌握了采油技术的他,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技术革新上。以他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利用公司提供的30万元攻关资金,解决了“抽油井盘根渗漏和刹车不灵”等难题,他和工作室成员研制的《抽油机驴头悬绳器支撑盘》《可拆卸磁力式油嘴套筒扳手》等16项国家专利成果,有8项在生产现场推广应用。
2012年他主动请缨,把盘根盒漏油改进试验放在自己的“创新工作室”。为了拿下这个项目,一年多时间里,肉孜麦麦提与专家、技术人员一起,顶狂风烈日,冒风霜雪雨,跑遍工作区,储存了数百张图片。通过2万多个数据分析,8种盘根盒测试,终于攻克了这项课题,盘根盒的更换时间从2天延长到一个月。仅他所在的班,每年就节约资金2万多元。
免费培训 共同进步
2004年肉孜麦麦提所在单位推行大班组建设,他们班是试点班组,从6个人一下子增加到22个人,其中一多半是少数民族,一些人也面临着他当年学汉语、学技术的困境。他开始免费培训同事。
根据多年学习和工作的积累,肉孜麦麦提梳理出了采油岗位可能出现的100多项问题和导致问题的600多种原因,还挤出时间编写了50多万字的维汉对译培训教材。一开始,他每周都利用工作间隙辅导他们,渐渐地扩大到作业区。后来其他作业区的人听说后,也都来参加。本来是针对少数民族员工的培训,后来很多汉族员工也来了。
2006年初,肉孜麦麦提的“红柳石油网”正式上线。目前,网站收录石油生产专业性文章4000余篇,专业培训和鉴定资料200余篇,成果及技术更新300余篇,网站有了5000多个注册用户,40多万人次的点击量。
得知儿子能用知识帮助更多的人,肉孜麦麦提的父亲非常骄傲。几年前在抗震安居房新房上梁的那一天,老父亲亲自把有出息的长子——肉孜麦麦提·巴克的名字刻在了大梁上,还勾上了好看的花边。
(本文章摘自4月21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