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走近研制导弹的“最强大脑”们

    发布时间:2015-06-15

6月的一天,热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北京木樨地,一个僻静的院落里,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总体研究室的三层露台上,几个年轻小伙子正在热烈讨论着,小黑板上写满了“电子战”、“抗干扰”等一串串“天书”、“密码”,“互联网+”、云制造、大数据更是他们口中的热词。

这里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17所,这个平常普通、甚至显得有些老旧的地方,说起来却声名显赫。在此诞生的“巨浪一号”是我国第一枚潜地导弹,使我国具备了二次核打击能力,开启了固体导弹的发展道路。

四院作为我国固体弹道导弹的摇篮,创造了我国固体导弹研制领域的多个“第一”,是我国导弹的重要研制生产基地。始建于1968年2月的四院17所,是我国固体导弹控制系统总体研究所,形象地说是“为导弹研制、安装控制大脑”的核心之地。

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进17所,揭开这个在国防科工领域堪称“最强大脑”的神秘面纱,一探当今年轻的国防科工青年,在激烈的世界航天竞争中,如何在科技创新中一展身手。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为这些航天青年津津乐道。在他们的理解中,“互联网+”世界里,“创客”是典型的先行者,“创客”的核心诉求就是要“把创意变为现实”,而这正是航天青年孜孜以求的光荣与梦想。

青年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成为航天科工培养年轻领军人的平台。17所首批创建了精导中心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总体研究室两个青年创新工作室。

17所党委书记张鹏说,“创新是对航天精神最好的传承。中国航天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一个一个创新实践堆积出来的。17所一如既往地支持青年员工不断开拓创新,在新的时期取得新的成绩。”

要使青年创新工作室保持良性运行,激发青年创新热情和活力,关键要以体制机制作为保障。这里对青年创新工作室给予“四及时”待遇:人力物力及时保障、体制机制及时响应、创新成果及时转化、荣誉表彰及时认定,为青年创新营造出“特别接地气、特别能宽容、特别会鼓劲、特别重培养的良好氛围。”所里拿出真金白银,对创新课题单项最高给予50万元经费支持。

“创新还要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有年轻人说,“这里没人说自己是权威,大家相互争论是常事。”

17所多是博士、硕士,一些年轻人已经在国家重点航天项目中挑大梁。80后的曾宪法博士毕业入所两年半,已经在多个重点型号任务中得到历练。在李连仲等老专家们的点拨下,小曾将苦思冥想的一个“创意”撰写成科技论文《某新型速度控制方法》,获得集团公司2014年青年科技(管理)论文一等奖。

如今,他提出的这一新型控制方法成功应用于某重点预研项目的研究设计和飞行试验中,获客户方大力点赞。

“以实战状态接班”已成为17青年的共识,而青年助理是压担子、出成绩的创新之举。17所现职所领导中就有3位是在青年助理人才梯队中成长起来的。他介绍说,青年助理是以重点型号任务为牵引,配备老专家、型号总师等担任“师傅”,给这些80、90后的“好苗子”在实战性重要岗位的锻炼机会,由青年助理带领团队开展实战演练。

一批攻关牛人在青年助理岗位上脱颖而出。在“生命工程”等多个重要型号任务中,副主任、主任设计师群体中青年占比达70%。如今,有近30名青年助理已成为独当一面的专家能手,4人成为重点型号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他们中还有的更上一层楼,张晨光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国家“高新工程”重要战略任务;谢廷毅作为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在国家某重点任务中屡创佳绩。

浏览一幅幅航天人风采照,记者惊奇地发现,17所真正是巾帼不让须眉,所里的女性导弹专家能顶半边天。

所长巢翌就是位时尚、干练的女性。今年,17所的导弹“铁娘子”石晓荣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她在30岁时成为国家某重点型号副总设计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石晓荣身上有着航天人的特质,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在不了解航天的人看来,就是“一根筋”“有点轴”,遇到困难绝不轻易退却。

一次,某型号飞行试验出现重大故障,消息从前方传来,此时石晓荣已怀有身孕。她坚持挺着大肚子奔赴试验一线,连夜参与到故障分析和技术“归零”工作中,她带领团队连续加班加点,查阅文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及时拿出了准确无误的分析报告。

几十天的忙碌,加上接连熬夜,石晓荣顾不得自己身心疲惫,她心疼着肚子里的宝宝。为了保持充足体力,她忍着孕症反应,强迫自己大量进食,补充营养。

令她欣慰的是,型号团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归零”工作,型号试验连续获得圆满成功,这一装备成为我国遏制强敌的一把“撒手锏”,受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的高度赞扬,石晓荣受到了中央军委领导的接见。

制空争夺,智者胜。世界范围内的航天科工竞争激烈,17所要在精确制导与控制、信息处理,以及深空探测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唯有创新、创新、再创新。正如17所所长巢翌说,“爱创新、能创新、善创新,是航天人显著的标签,一代代航天人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今天的航天青年也会在不断创新中,孵化航天梦想和未来。”

(本文章摘自6月14日《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