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科:海陆空遥测定位守护“天宫二号”女神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6-09-26

测控站可对“天宫二号”的位置、速度、飞行姿态进行监控和传送信号。

“10-9-8……1,点火!”

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承载着中国人的梦想和使命,“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飞行正常,遥测正常,跟踪正常,发现目标!”

“天宫二号”直刺苍穹,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内,来自不同方向测控站的报告声接连响起。精准捕捉“天宫二号”飞天信息,中国电科的通信测控系统功不可没。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单位,中国电科凭借在航天测控系统数十年积累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天宫二号”提供绝大部分测控通信系统、发射场系统等领域和众多核心电子器件助力飞天。

“完成对‘天宫二号’的精准定位,通过天地之间的遥测,高精度定轨,这需要测控通信网的完美配合。”中国电科54所测控系统总师耿虎军说。

测控包括测量与控制两个方面,测量是对飞船的位置、速度、飞行姿态等进行观测分析;控制是对飞船的飞行姿态、轨迹、速度等进行调节。“测控系统可以让地面指挥员得知飞行器的所有状态,包括姿态、舱内温度等。通过遥控,可以指挥它做旋转、开舱等各种动作。”耿虎军解释说。

为更好地进行测控,中国电科从不同维度编织了一条覆盖海、陆、空三地的通信测控网。陆上,从发射中心到祖国最南端,从浩瀚的太平洋到非洲西南端,再回到祖国西部重镇,中国电科的测控通信设备通过地面接力测控,时刻不停地监测它的行踪,并为它指明方向;天上,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通过全球组网能为“天宫二号”提供准确实时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海上,在远望号航天测量船上,中国电科装备了船载航天测控通信系统,时刻准备传送信号。

正是有了这张密实的测控网,才确保时时看到“天宫二号”的正常运转。

仰望星空,是电科“追星人”在默默守望。

“如果把卫星比作风筝,测控就是人手中牵动的那根风筝线。因此,也有人把我们称作‘牧星人’,默默守护‘天宫二号’女神。”

为高质量保障“女神”的安全,电科人在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上,架设天线、铺设电缆、搬运机箱,有的人因高原反应整夜无法入睡,也有人皮肤被戈壁滩的阳光灼伤,还有的人“白加黑”加班创下了“迅速减肥二三十斤的神话”……年轻的电科人说,“为了我们的‘女神’,值!”

“帆板展开正常!”9月15日22时16分,“天宫二号”成功打开太阳能帆板。

一直守候在发射场外的苏彬,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自2003年接到研制“天宫二号”太阳电池阵任务以来,苏彬和他的团队就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

苏彬来自中国电科18所,自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卫星电源的研制和保障工作几乎都由18所承担。在“十二五”期间,18所协助总体共完成50次、66个型号、76颗星船的发射任务,成功率100%。虽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对“天宫二号”的太阳电池阵研制工作,苏彬和他的团队仍不敢有片刻放松。“太阳电池阵将太阳光能转变为电能,为航天飞行器在太空翱翔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是航天飞行器在轨稳定运行的唯一直接能量来源,其性能和可靠性是决定航天飞行器性能发挥乃至生存的关键单机之一。”苏彬说,“这要求我们的产品,来不得半点马虎、容不得半点失误,必须做到‘零缺陷’,才能保证安全。”

每天逐一排查几十万个固定钉,几十万个点胶点,成为守护“天宫二号”电科人的工作常态。

电科18所研制了我国目前地面存储时间最长的太阳电池阵产品,可以满足“天宫二号”长时间在轨飞行需求。其采用国内首创半刚性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板全新技术,三结砷化镓单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电池模块可存储数年以上,解决了超低轨道高电压太阳电池阵防静电充/放电、抗原子氧等技术难点。

不久,“神舟十一号”飞船将与“天宫二号”对接,中国电科将提供 “智慧眼”雷达、“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保险绳”外测安全分系统及传输宇航员生命体征的传感器等设备,全面覆盖航天员八大系统,为“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的飞天之吻实现精准对接。

本文摘自:《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