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中国移动 在5G平台上华丽领舞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7-12-08

几十部高清电影只需1、2秒钟就能下载到手机上;一辆无人驾驶汽车通过高速网络不但可以做到安全平稳行驶,还能及时访问当地交通网络规划出最佳出行路线;一家无人工厂可以同时控制数十部智能机器人进行生产,还能快速利用无人机、无人快递机器人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

这样的场景并非科幻电影中的情节。随着2018年首个版本的国际5G标准出炉,以中国移动为首的我国电信运营商和产业企业,将开始携手部署5G网络。随着5G网络的建成和应用,这样的“科幻”场景也将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

5G网络离我们并不遥远。作为国内5G产业的领军企业,中国移动正在利用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和行业号召力,快速推进5G布局,并以推进5G网络商用为契机,引领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

引领5G发展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中国移动获悉,中国移动将在今年5G试点城市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试点范围,明年将会遴选更多城市参与试点,并计划在2018年首个国际5G版本公布后,适时展开5G网络的部署,并力争2020年商用5G网络。

“十三五”期间,我国5G发展目标是成为技术、标准、产业、服务与应用的领先国家之一,综合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移动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于2012年正式启动5G工作,5年来在策略研究、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产业推进、联合创新、参与国家项目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

作为国际上知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对5G的前景和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启动5G工作后,就通过整合产学研、联合产业企业、建立5G研发平台等多项措施来推动我国5G的研发和产业推进。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成为我国5G产业名副其实的领军企业。业界普遍认为,作为5G产业的引领者,中国移动具备三大优势:一是基础好、影响大。经过TD-LTE引领,技术实力明显增强,是国家5G推进平台领导单位,国际领导力全球领先;二是起步早,领域全。一方面5G技术创新起步早,涵盖了终端、无线、核心、传送、ICT融合等全领域,另一方面在全球率先提出5G联合创新理念;三是推进实,进展快。中国移动在国内最早发布5G计划,已完成一阶段测试,启动了外场试验,5G联合创新中心也有17个项目开展合作。

5G不单是新一代的信息通讯网络,同时也是前景无限的新一代的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5G产业推进方面,中国移动同样进行了不懈努力:最早明确5G产业发展计划。2016年完成关键技术验证,明确2017年启动外场测试,2018年规模试验,2019年大规模预商用,2020年商用;最快实施5G试验测试。于2016年完成了第一阶段5G关键技术样机测试;协同全球产业发展。2017年MWC大会期间主导召开了5G测试大会,发布了《3.5GHz 5G系统样机及测试技术指导建议书》,推动全球5G产业发展。

此外,2015年6月,中国移动还首次提出5G联合创新中心倡议,2016年构建了5G联合创新中心,目前已有78家合作伙伴,其中垂直行业合作伙伴达43家,构建了中央(北京)、浙江、青岛、上海等12个国内外开放实验室,向合作伙伴及创业团队提供基础实验环境、应用孵化、成熟度测试认证、应用推广试点示范四大能力,同时开展了智能单车、智能市政、网联无人机、车联网等17个联合创新项目。另外,中国移动以终身董事会员身份加入全球5G汽车联盟(5GAA),与奥迪、宝马、戴姆勒等车企及通信核心企业共同主导5G车联网发展。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通信产业中,运营商传统上是提出需求,并选择合适引入的技术。为了使5G网络更符合运营商的要求,中国移动积极在标准化组织中发挥引领作用,在2016年11月3GPP会议中,由中国移动牵头的5G系统架构标准项目正式启动,并由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孙滔博士作为唯一报告人,标志着5G标准化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这是少有的由运营商,尤其是中国运营商作为报告人主导的标准项目。2017年5月,中国移动牵头提出的基于服务的网络架构已经正式写入了5G网络架构的国际标准。

在今年6月上海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展示了5G测试试验的进展。其中中国移动联合上汽、华为,共同完成基于5G网络的远程遥控驾驶演示,成为展会的重要亮点之一。远在30公里以外的无人驾驶车上的摄像头,通过5G网络大带宽,将多路高清视频实时传送到远程驾驶台,为驾驶员提供了240度的高清驾驶视角;驾驶员对于车辆方向盘、油门和刹车的操控信号,通过5G网络的超低时延传送到车辆上,端到端时延控制在10毫秒以内,直观地展示了5G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能力。

创新能力取得突破

能够在5G产业实现引领,和中国移动多年来在创新方面的投入和坚持不无关系。中国移动介绍,移动通信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是全球科技创新和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必争高地。在我国“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技术标准制定、产业研发阶段,发挥市场龙头带动作用,牵引技术创新,主导标准形成,联合产业攻关。在规模应用阶段,发挥运营主体创新作用,不仅自己创新,还带动产业创新;不仅自己发展,还带动产业上下游发展;不仅自己领先,还带动国内产业全球领先。 TD-LTE国际化发展第一次形成中国主导技术全球规模应用的良好局面。“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标志着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再次登上科技创新高峰。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国移动和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牵头,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的高效联动作用,克服了技术、产业、组网、测试、组织机制五大挑战,突破重大核心技术,提出并主导TD-LTE国际标准,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群体突破,并在全球广泛应用,实现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历史转折。项目成就主要体现在牵引技术创新、主导标准形成、联合产业攻关、攻克运营难题和拓展国际市场五个方面。

该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2013到2015年,直接产值累计达1.29万亿元,经济总贡献8210亿元,占GDP增长的9.6%。目前,中国移动4G基站数已达162万个,用户数达到5.83亿户。全球已有53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101张TD-LTE商用网络。

关于向全球明确TD-LTE发展方向的历史节点,有这样一件事值得记录:在推动国际产业发展中,有一个会议只记录下来粗糙而简陋的映像,但却是TD-LTE发展中的里程碑。中国移动每年参加在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大会,其间灵机一动,临时决定召开一次产业会议,发出行业的声音。于是就在巴塞罗那一个非常简陋的会议室,联络了中、欧、美三家运营商和其他重要产业伙伴,明确TD-LTE的发展方向,会后国外运营商高层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事件,因为从来还没有一次会议为进入下一代技术能召集全球的产业在一起”。这个会议视频使用自带的普通摄像机拍摄,效果和家庭聚会类似,很具有历史感,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事实上,技术研发也不都是在舒适的办公室内完成。中国移动介绍,在TD-LTE规模实验初期,因为各种仪表、工具还未成熟,测试工作非常艰苦。比如在青岛,测试车只能在车少空旷路段测试,所以在青岛测试车只能夜间围绕政府大楼来回转,引起了警察的怀疑并被带到了公安局,指导解释清楚后才解除了这次误会。当时自动化测试工具也没成熟,所以只能用人员手工操作,在2012年的广州规模实验中,全球第一次200多人在同一地点同时使用笔记本进行性能测试。晚上12点左右测试结束后,大家摆成英文TD-LTE字样进行了合影,成为具有珍藏意义的感人画面。

建全科创体系

中国移动向《经济参考报》表示,在取得一项项研究成果,获得一次次创新突破后,中国移动已经建立健全了一套科技创新体系,这将帮助中国移动在未来继续保持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移动介绍,通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公司已经构建了围绕“一体三环三纵”的科技创新体系,还发布了“和创计划”。“一体三环”是指内环的4家专业研发机构,中环的十多家专业公司,以及外环的31家省公司,“三纵”是指组织型、全员型和开放式三大创新模式。

中国移动还介绍,组织型创新涵盖全集团的研发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管理,实现需求-研发-应用-反馈的闭环管理体系,借助“核心能力清单”、“成本剔除”、“研发资本化管理”等创新性举措,加强研发的市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全集团科研人员数超过8万人。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的全员型创新还面向公司全体员工,设立专项资金,建立五大“和创空间”,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机制,全公司共15万员工参与,创建2434个项目,75个团队入孵“和创空间”,设立面向创业阶段的投资基金,打造具有公司特色的“创新孵化+风险投资+产业资源”产业创投新模式。

开放创新面向学生、个人开发者、创业团队、初创公司、小微及大中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投融资机构等个人及企业开放,向参与者提供能力、服务、推广、投资等多重优惠政策。目前能力平台累计调用超过2000亿次,促进超过23万个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超过7万个中小微企业壮大发展,汇聚近600万开发者,孵化超10万应用,带动约300万社会就业。

面向全员创新和开放创新,中国移动发布了“和创计划”,将“互联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度融合,开放中国移动的统一认证平台、能力开放平台、OneNET平台及智能家庭网关,构建“研发云”平台,建设自建“和创空间”、共建“和创空间”、5G联创中心、开放实验室四类“双创”基地。同时,打造线上孵化、线下孵化与加速、合作试验、合作开发、合作孵化五类合作模式。

万物互联创客马拉松就是中国移动为创客打造的赛事平台。2016年12月16日,23支“万物互联”硬件创客团队在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开始了限时48小时的创客马拉松大赛。他们从54支优秀的创客团队中脱颖而出,需要在规定的48小时内发挥他们的无限创造力,完成作品设计、软硬件开发、Demo测试、成果提交等完整的开发流程,在10位重量级创投和孵化器嘉宾的关注下,完成他们最自豪的创意作品,12月19日,经过观众与评审的现场投票,最终评选出智能水箱、探测机器人等获奖作品。(侯云龙)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