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首场“代表通道”的四个关键词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3-06

3月5日上午8时许,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10位代表在这里接受中外媒体采访。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代表的一席话,道出了10名代表的共同心声。在近40分钟的时间里,代表们以鲜活的故事、接地气的语言,为人民发声,为改革鼓与呼。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我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受益者”

40年的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代表第一个来到“代表通道”,就给出答案。

站在话筒前,他深情地回忆腾讯的发展历程:腾讯在20年前成立,从一个只有5个人的小企业发展到现在,员工已有4万多名,市值突破5000亿美元。他将这一切归功于“改革开放40年”。马化腾坦言,自己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受益者。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伟大成就,在短短40年时间内解决了超过7亿人的脱贫问题。”马化腾谈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质量不断提升,互联网领域更是发展迅猛。未来,马化腾希望能够用科技创新来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再出发,更需要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浙江省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立毅代表对“改革”深有感触。去年,浙江省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民众到政府办事“跑一次”成为常态。为这个目标,杭州市勇于向自身“开刀”,梳理、整合事项程序,让超过480名部门主要负责人换位思考,下沉办事窗口去体验,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年多下来,改革是双赢的,群众方便了,管理者也成了受益者,服务理念、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今年,杭州市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方面,设立一个新的目标,把杭州打造成为‘移动办事之城’。”

关键词 基层心声

“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踏上“代表通道”,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村民杨昌芹代表手里捧着一个杯子。杯子的外壳是用赤水的竹子经2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这个杯子并不简单。杨昌芹说,这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工具,“每编制一个竹杯,村民可获得100多元的收益”。正是走上这条绿色脱贫路,赤水于去年摘掉了贫困帽。“现在我们村80%的人住上了小洋楼,60%的人开上了小汽车。”杨昌芹说。

梁家河村是习近平总书记曾插队生活过的地方。说起梁家河村的变化,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代表话就止不住,“过去,我们村生活特别困难,吃不饱穿不暖,几个月也吃不上一顿肉”。现在,梁家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家家户户在镇上住上了楼房,村上办起了养殖场、醋厂,成立了旅游文化公司,去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两万多元”。说着梁家河的新面貌,巩保雄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村民左香云代表用一句话形容了他们现在的生活,“这两年来,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神山村里搞起了黄桃和茶叶基地,家家户户开起了农家乐,2016年我们接待游客10万人次,到了2017年我们接待游客将近22万人次。”

游客来了,村民腰包鼓了,而左香云考虑得远,他建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基础设施全面跟上;二是产业要大力发展。”

关键词 创新升级

“赶上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40年的奋斗史,亦是一部创新史。

因为创新,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副师职航天员王亚平代表成了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2013年那场短短的太空授课,“没想到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大的影响”。王亚平说,飞行回来之后,收到了很多孩子的信,其中有很多都在信的末尾表示,自己也要当一名航天员,去探索美丽的太空,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几年,她去过几十所学校,与孩子们面对面,更直观地感受到孩子们对太空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这让她十分感慨,也更加庆幸自己能够身处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孩子们能够赶上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需要一代一代人的接续奋斗。”王亚平说,为此,她愿意永远做孩子们心中的“太空教师”。

创新的话题,永远不缺热度。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代表,在回答“互联网造车热潮”的问题时,句句不离创新。他说:“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创新的风口期,汽车行业也将其看作是创新转型的重大机遇期。”

展望未来,“互联网与汽车工业的融合是未来汽车行业重要的发展趋势。而通过将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出行方案,以及智能制造作为重要抓手,把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同汽车产业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结合,将是推动整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瞄准这一新趋势,陈虹表示,将迎风而上,抢占机遇。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把每一个零部件都做成艺术品”

40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品牌到世界品牌,离不开“工匠精神”。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配厂调检一车间“王涛班”班长王建清代表,对“工匠精神”感受颇深,他认为培育工匠精神,“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他回忆过往岁月谈传承:40多年前,一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怀揣着对振兴祖国汽车工业的梦想,来到了鄂西北的一个小山村,他们跋山涉水、点着马灯、住着芦席棚,用他们的双手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我在想,如果不是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这么一代代传承下来,工匠精神也就不可能扎根于企业。”

他展望未来谈人才培养:不断推动人才机制改革,让一线员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更多的人愿意当蓝领,励志做工匠。

为“中国梦”提速的,还有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分厂钳工首席技师郭锐代表。他是第一代高铁工人,从他和他的团队手中装配出的高速动车组超过1000列,安全运行超过16亿公里。

“‘复兴号’动车组上,有50多万个零部件,这要求我们把每个零部件做成精品、艺术品。”郭锐举例说,他现在所从事的转向架的关键部件,其装配精度完全可以控制在0.04mm以内。正是因为有“工匠精神”,才有了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才让中国制造的高铁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也正因为如此,郭锐的梦想更加坚实:让“复兴号”风行世界,建设交通强国、制造强国。

【责任编辑:唐斓】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