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六十岁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8-09-29

4月28日,一个国家级的高端重型装备制造旗舰平台揭开神秘面纱——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的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重装”),在目前世界最重加氢反应器的发运仪式上首次对外公开亮相。崭新的国机重装在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二重”)的极限制造能力基础上,注入中国重机、中国重型院等力量,成为国内首个集科、工、贸于一体的高端重型装备平台,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国机重装的成立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二重近年来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又一成果。作为我国重工业的脊梁,中国二重已从前些年的“扭亏脱困”模式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阶段。今年适逢中国二重建厂六十周年,老国企在改革中再起航踏上新征程。

1958年10月,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上万名建设者在四川德阳南城挥锹铲土,拉开了当时的西南重机厂(后来的中国二重)的建设序幕。六十年来,中国二重始终致力于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成功了诸多“首台”“首套”重型设备。

2010年,中国二重的上市公司二重重装成功登陆A股;但是次年,二重重装即开始陷入持续亏损。2014年末,中国二重负债总额超24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33.7%,其中60多亿元的银行贷款已经逾期,濒临生死边缘。

在中央和四川深入推行国资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中国二重坚持法制化、市场化、社会化“三管齐下”,对准企业债务、冗员及陈旧体制等“沉疴”开刀,通过一系列“内科”和“外科”手术,初步探索出大型困难国企扭亏脱困的“二重模式”。

为了挽救这一“国之重器”,2013年7月国务院批准国机集团与中国二重实施联合重组。国机集团提出“三年扭亏脱困”的目标,如同与时间赛跑。2015年,上市公司二重重装通过股东大会决议的方式从上交所主动退市,使得5万多名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平稳过渡,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退市改革的首个成功案例;同年,中国二重通过长达10个月的艰苦谈判,以债转股为主的形式实现了120亿元金融债务的司法重组,每年光资金利息就节约7亿元左右,为二重“重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

在法制化“止血”的同时,国机集团也在二重内部推动一系列改革,不断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经过三年改革攻坚,中国二重在2016年实现利润5.33亿元,成为近年来中央企业改革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无论是二重职工,还是客户,都对二重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2016年底,二重在一周之内分别与两家民营企业签下石化项目的订单,合同金额总计近13亿元,是二重石化板块成立以来签订的最大订单。

如今,中国二重带着“国机重装”的名片重新出发,资本运作方面更将有一系列举措。据了解,国机重装正在加快推进实施债转股,使企业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至60%以下,达到行业较优水平;积极引进优质战略投资者,拓展合作空间。

近六十年来,中国二重先后为中国及世界市场提供了超过两百万吨的重大技术装备,是世界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少数具备极限制造能力的企业。

中国重型院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艺设计能力,更是科研创新与研发能力。对于国机重装这类生产大型机械的企业来说,如何推进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与新产品的研发至关重要。国机重装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注重在新型行业开拓创新。同时注入的中国重机则将二重从“打工者”变为“服务商”,实现从单一制造商向工程服务商及总包商的转型,并为国机重装开拓海外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过去,二重的业务重心在国内;未来,承接更多的海外大型订单、占领国际市场将是国机重装的重要目标之一。据了解,目前国机重装的国内业务与海外业务占比为60%:40%,未来将逐步实现国内国外市场齐头并进。(记者 袁波 萧永航 )

【责任编辑:司强】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