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地共建 中国铁建情系大凉山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3-26

作为“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的重难点地区,四川凉山州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和关注,与凉山彝族自治州毗邻的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四局成昆铁路建设者情系大凉山,把贫困区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几年来,他们进学校、串农户、走村庄,用满身“泥土味”谱写路地共建的和谐乐章。

为希望小学送去关爱

“爷爷好!叔叔好!”少先队长拉马阿珍与小伙伴们郑重地向成昆铁路项目部慰问人员敬少先队礼。日前,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铁道兵希望小学读书的彝族少年们,再次迎来他们心中“尊贵”的客人。

中国铁建的前身是铁道兵,铁道兵希望小学坐落在大凉山中的螺髻山,由曾参加过成昆铁路施工的老铁道兵官兵捐款修建,校名于2006年6月,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华清题写。该校占地80多亩,在校师生2000多人,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重点小学。

在这里就读的均为普格县贫困山区的彝族少年,每天上学都要走两三公里的山路,生活条件艰苦。

从2016年4月项目进场起,中铁十四局成昆铁路项目部员工就接过了铁道兵希望小学爱心传递的“接力棒”,经常与学校沟通,关注孩子的需求,及时奉献一片“爱心”。

早上5点,项目书记宗恒宝与原铁道兵老同志一起,带着学习和生活用品,前往铁道兵希望小学看望孩子们。

捧着爷爷、叔叔送来的书包、文具、床单、被罩等慰问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幸福的笑容。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孩子们载歌载舞,看到了“亲人”,他们倍加欢欣。

接力传递爱心,爱心点燃希望。据丰贵宝校长介绍,铁道兵希望小学自建立后,山里的彝族孩子们从这里起航,近几年,升入州级中学的学生占毕业生的20%,升入县级重点中学的占80%。

为彝族小伙送去信心

“感谢十四局,教我学文化,给了我工作,让我们全家摆脱了贫困,有了生活的希望。”在成昆铁路前家山隧道洞口,擦着自己的“爱车”,米易县白马镇棕树湾村彝族村民邓付红一脸幸福。

38岁的邓付红,10年前父亲因病去世后,他既要照顾年迈的母亲、抚养一双年幼的儿女,还要偿还父亲治病欠下的6万多元债务。

得知邓付红一家的困难情况后,宗恒宝通过乡政府联系到他本人,主动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一个月后,有汽车驾照的邓付红在施工现场开起了隧道出渣车。

“现在每个月能挣6000元,除去两个孩子1000多的读书费,房租费、老人看病和生活开支等费用,还能剩好几千哩。”邓付红细数到中铁十四局前后的变化,眼里满是感激的泪花。

邓付红老家在棕树湾山上,距离白马镇20多公里。如今,为了方便孩子上学,他们一家又从山上搬入镇上的租赁房。

“有几次家里老人看病急用钱,但工资还没发,我们的董仕昱队长就自掏腰包,帮我垫付了医药费。”说到这,邓付红眼角有些湿润,哽咽道,“感谢十四局的亲人哇……”

彝族村民邓付红和他的“爱车”

为当地百姓送去希望

在成昆铁路建设60周年之际,再次见证并参与新成昆铁路建设的邓定友百感交集。

“1966年,铁道兵把老成昆线修到四川省米易县沙坝乡时,那时我才17岁。”年少时,邓定友就见证了铁道兵这支队伍“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精神。

转业后,邓定友返回攀枝花务农,生活却也不尽如人意,“因为交通不便,运费高,果农们常常任由水果烂在地里……”

原来,随着当地经济发展,老成昆铁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运输需要,这才有了新成昆铁路的规划建设。

在成昆铁路复线附近,老邓盼望着农副产品尽快远销大城市

新成昆铁路投入建设以来,老铁道兵出身的邓定友除了务农,还当起了项目部弃土场的联络员。

“不光收入翻了倍,还能整天与铁道兵的后辈们打交道。”在凳子腿上敲了敲烟袋锅,邓定友惬意地将烟口袋装满碎烟叶,划火点,吧嗒吧嗒吸了起来。

“有正规军给我们建设扶贫路、民生路、幸福路,百姓就更有盼头了”,看到村民辛苦种植的西红柿、土豆、芒果即将快速远销大城市,老邓和村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