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变革从文化开始

    发布时间:2013-04-27

面对“全产业链”战略推进、新建企业陆续投入运营、重组并购企业的增加和“新生代”员工成为主流等新的形势,中粮集团集团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将企业文化作为集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充分发挥党群工团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员工广泛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体系。


一、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中粮文化理念,确立忠良价值体系,以此为坐标明确企业发展定位。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对企业文化有高度的认知,他特别强调变革从文化开始,战略用文化来驱动,人心用文化来凝聚。在宁董事长亲自示范和表率作用带领下,集团党工团组织齐动员,利用中粮司史馆、红色革命文物展览馆、《企业忠良》等媒介和阵地,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把理想信念转化为企业的使命愿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企业价值理念,要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


集团党组结合中粮的业务实际,将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感和中央企业的使命感诠释为“忠于国计、良于民生”的中粮企业精神,提出了“为国尽责、为民造福、为农谋利”的经营方针,始终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定位企业自身的坐标,切实履行保障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稳定国内市场粮油供应、服务“三农”的重要责任。


通过倡导“高境界做人,专业化做事”的理念,倡导人性化的管理哲学,有意淡化“官本位”和层级意识,有力地助推企业理念转变为企业战略行动。


二、将企业的文化理念转化成经理人和员工的行为与习惯,以“体验营销”来强化企业文化的感染力、渗透力。文化要“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要“接地气”,要变“灌输”为“渗透”。这些年来中粮集团对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载体进行大胆创新,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变为“体验营销”,通过更新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更好地阐释企业的品牌理念,宣传企业形象,把文化理念具象化;通过改进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开展青年团员的“五四星光奖”,女性员工的“三优忠良花”和面对全体员工的“阳光班组”“忠良员工”等先进表彰活动,选树一批优秀青年团员、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作为身边的榜样和学习的标杆,以传递公司的价值观和价值导向,把文化理念人格化;通过创新群众性文化活动,主办“中粮新春峰会”、“中粮嘉年华”、“中粮妙烩”等诸多文化品牌活动,打造文化传播的“大课堂”;并用心做好细节,在“化”字上做足功夫,强化了文化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同化力。


三、将经理人和员工良好的行为和习惯,转化成企业的竞争力和好产品,用文化提升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


中粮集团始终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坚持战略驱动与文化引领并驾齐驱,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辅相成,把“高境界做人”与“专业化做事”紧密结合,把“高境界做人”最终落实到“专业化做事”上。强调“专业”理念,推行“行动学习法”,强调问题是最好的“教材”、岗位是最好的“课堂”、团队是最好的“老师”;强化“团队”理念,把“团队工作法”贯穿集团所有决策过程,建立了全新的会议模式和“解决问题六步法”研讨工具;强化“创新”理念,在基层班组和一线员工中广泛开展全员改善、持续改善、岗位创新创效活动,使得处处可创新、人人能创新。在不太容易创新的基层党建工作领域,中粮集团在全系统形成了党委书记讲党课、优秀党日活动、“红色忠良预备队”等党建工作品牌,将政治思想宣传、理想信念教育和忠良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为培育新一代中粮人提供政治和文化营养。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中粮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在中粮集团的战略转型与“全产业链”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统一了全集团的思维模式、工作方法和语言、形象,使公司有了更高的整体感;人性化的管理给人更多的尊重、信任与认可,使员工队伍有了更强的归属感;营造了轻松愉快、朝气蓬勃的工作氛围,使经理人和员工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全体中粮人凝心聚力投入到“全产业链”建设中,努力践行“产业链,好产品”的郑重承诺。中粮旗下的“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蒙牛”牛奶、“五谷道场”方便面、“中茶”茶叶、“悦活”果汁、我买网电子商务等众多产品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中粮集团”的品牌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忠良文化”有力地支撑了中粮产品、品牌的建设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