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不来梅架起合作“鹊桥”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10-12

10月1日-5日,第六十九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德国不来梅召开。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率团参加了此次盛会,航天科技集团参会期间取得丰硕成果。

星箭家族+深空探测+技术应用,展品多而精

此次中国航天展团展位360平方米,为近年参展面积最大的一次。通过实物、模型、展板、视频等形式,航天科技集团展示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模型、全球互联网卫星系统鸿雁低轨移动星座、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全电推卫星平台、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等航天器模型,及汽车环境风洞等航天技术应用产品,受到多方关注。

航天科技集团展示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

其中,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这套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后续计划扩容超过300颗,能为地面固定和各类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甚至为深海大洋、南北两极等地提供宽、窄带结合的通信保障。

同时参展的还有“火星探测器”模型。“火星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目标是在一次任务中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环绕器携带巡视器飞往火星并在接近时制动,进入环火星轨道后开展环绕探测,择机释放巡视器;而巡视器在火星表面软着陆后分离释放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同时,轨道上的环绕器可以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链路。

航天科技集团展示的各类卫星、探测器

利用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制的汽车环境风洞也在此次展出,它能模拟各种自然环境,对汽车整车进行不同速度、温度、湿度条件下的测试,以提高汽车的安全与性能,缩短汽车的研发周期。

科技人员交流论文近百篇

会议期间,杨保华在IAF执行局会议和会员代表大会上作述职报告,介绍了分管的社团、博物馆和科学馆、历史活动业务进展,并在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日以“中国航天发展成就与展望”为题作了主旨报告。同时,他接受了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向中国空间法学会颁发的年度荣誉证书,并陪同国家航天局代表团参观了多家企业,会见了欧空局、德国航天局、意大利航天局等机构代表,探讨双方进一步合作。

会上,航天科技集团所属院所的专家深度参与IAF相关技术和管理委员会会议。代表团科技人员交流论文近百篇,同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相互切磋和学习,共同促进学术繁荣。由中国宇航学会发起成立的IAF卫星商业应用专门委员会在本届会议期间首次组织了技术分组会和以“中国新一代返回式卫星搭载服务”为主题的全球网络论坛。

闭幕式上,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龙乐豪院士获得了IAF颁发的“名人堂奖”。

10公斤探月载荷,送给国际合作伙伴

会上,中国宣布,愿意与各国开展航天合作,将在嫦娥六号的轨道器和着陆器上为国际合作伙伴提供10公斤的载荷。对于探月工程来说,10公斤载荷非常可观。

据介绍,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将完成中国第二次月球采样返回的任务,目前项目正按计划实施。今年12月,中国将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计划搭载荷兰、德国、瑞典、沙特阿拉伯等国的科学载荷,开展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及巡视探测。中国还将继续利用5月发射的“鹊桥”号中继星为其他国家探月任务提供服务。

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示意图)

此外,欧空局局长扬·韦尔纳在会上透露,欧空局希望与中国在航天领域加强合作,一些欧洲宇航员正在学习中文,为以后可能更多的合作做准备。

韦尔纳说,欧空局非常信任中国的“神舟”飞船,希望欧洲宇航员以后能有机会搭乘“神舟”进入太空。此前,一名德国籍宇航员曾表示,他希望能去未来的中国空间站,与中国航天员以及其他国家宇航员一起工作。

我国空间站(示意图)

2017年,随着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神舟载人飞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以及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圆满完成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任务——空间站工程全面展开,并计划于2022年前后建成载人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