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第一次”开启北斗新篇章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10-16

9月19日,一束耀眼的白光照亮了夜晚的大凉山深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再次起航,第37、38颗卫星在老搭档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火箭的托举下徐徐升空。

与基础级脱离后,火箭上面级将双星送入预定轨道,太空中的北斗家族又添新成员

2018年,北斗三号卫星进入了密集发射高峰年,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承担着其中9颗星的发射任务,肩负着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的重要责任。

此次发射的两颗卫星,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三号工程)的第13、14颗星,具有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次增加国际搜救系统

本次发射的两颗卫星在前面卫星的基础上,首次增加了国际搜救、全球短报文、等离子体及表面充电风险监测仪3个增量载荷,使北斗导航卫星具备了更多功能。

其中,国际搜救系统是此次发射任务的最大亮点。

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平介绍,增加国际搜救能力是北斗走出中国迈向世界的一个标志,将提升北斗系统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国际搜救组织的成员国,中国将更好地展现大国形象,进一步增强国际搜救组织的搜救能力。

据介绍,到2020年还将有4颗北斗卫星携带国际搜救系统升空,届时6颗卫星将在中圆轨道上实现对全球的覆盖,履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搜救义务。

谈起国际搜救系统的研制过程,王平坦言并不容易,难点不在技术,而是过程的反复。

由于目前国际搜救系统使用的下行信号频率已被欧美国家的卫星占满,因此,想获得全新的频点需要与国际搜救组织协调,而这个协商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卫星试验队主任设计师周耀华介绍,为不耽误北斗三号整体的任务进展,试验队首先选取一个可行的试验频点进行设计研制,并对其可能与其他频点重合的时间节点、造成的影响做了上千条统计和干扰情况分析。

基于该频点的任务完成后,一条国际搜救组织的消息传来,频率协调有了重大进展。

这条消息既让大家倍感兴奋,又觉压力重重。兴奋的是,通过商谈,中国争取到了一个全新的频点,北斗三号有了正式的“身份证”。但同时,全新的频点带来大量工作的更改、返工,而此时距离出厂交付只剩两三个月时间,差不多是正常工期的一半。

“更改比新造还要难,元器件重新订货、现有产品改造、与卫星的重新适配等等都是问题。”周耀华说,“为此,多条战线上的同事加班加点,终于赶在产品进场前10天完成载荷交付。”

远程测试第一次全面铺开

8月初,试验队进场开展工作,测试指挥于澎身边少了许多战友,“以前最多的时候负责测试的同事得有四五十人,但这次进发射场的只有十来个人”。

人都去哪儿了?在千里之外北京航天城的测试大厅里。原来,以前需要到发射场的战友现在不需要到“前线”也能跟他们一起并肩作战了。

经过前期北斗三号多颗卫星的试点运行,这次北斗三号试验队迎来了第一次全面铺开的远程测试新模式。

在前方发射中心,测试队伍负责操作硬件设备进行测试;北京测试大厅作为后方,对实时传回的测试数据进行判读、分析。

前后方视频、电话实时交互,数据、信号实时传输,“零距离”“零时差”,前后方同时进行测试工作。于澎表示,这样不仅免去了测试人员的奔波之苦,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测试效率也极大提升,通过测试判读结果的互相印证,还能提高判读的质量和准确度。

据王平介绍,这次是发射场试验队员最少的一次。北斗组批生产的模式,不允许大家全都来发射场,因为后方还有后续卫星的研制工作要做。“全面远程测试作为我们的一次创新,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型号,适应未来高密度发射势在必行。”

第一次成功竞标

“这次北斗三号第13、14颗卫星,是我们第一次成功竞标的突破星。”王平说。

不同于前面的12颗星,北斗三号从第13颗到第24颗打破了原来的分配制度,采取了竞标形式,五院首次参与竞标便获成功。

早在竞标前,五院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保证北斗三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已经安排了后续的生产计划。在王平看来,充分的前期准备是在竞争中能够胜出的原因所在。

首次参与竞标,让不少队员都感受到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前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被动地完成分配的工作,只要保证任务成功就可以了;现在,他们更有了用户意识,会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思考怎样设计产品才能更加符合用户需求。“这是我在这次竞标里最大的收获。”周耀华说。

“这是我们北斗三号第一次参与竞争,还是学习到了不少东西。”王平表示,在竞争对手身上,他也看到了对方的优点,“在发射场人员少、时间短、效率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