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教育帮扶 彰显央企担当

文章来源: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3-01

“把山区的孩子们培养出来,才是根本的乡村振兴之策。作为第一书记,我能够深深地体会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艺术的向往。”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派驻金兰村第一书记郭能虎在多个场合频频提到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我们机械总院太给力了,我来到新县以后,大家总是给我说起桃李奖学金、双创大赛、创客教室等等,对教育帮扶评价很高!”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选派挂职新县任副县长的严建强说。

牵住教育帮扶“牛鼻子”

作为定点帮扶新县的央企,“十三五”以来,机械总院累计向新县投入帮扶资金2497万元,助力新县摘掉贫困帽子。机械总院把定点帮扶工作当做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做实做细“12345”特色帮扶体系。

新县位于豫南大别山腹地,豫鄂两省结合部,是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河南唯一的将军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但受战争创伤和自然条件制约,这里交通不便,地僻民贫,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发展。

定点帮扶之初,机械总院就把教育帮扶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关键任务,每年教育投入不低于全年帮扶资金的50%,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全阶段入手,在投入资金改善教学硬件设施、提高学习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把帮扶重点放在教育软件力量提升上,主动送服务、搭平台、建基地、创载体,盘活模式、创新机制,设立桃李奖学金,制定师资水平提升计划、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双向科普夏令营,建设创客教室,深化人才培养机制,不断从斩断贫困代际传播根源的角度出发,用教育帮扶点亮孩子们通向美好未来的路灯,照亮无数家庭实现梦想的征途,力求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

多措并举上好“第一课”

“通过机械总院搭建的平台,我们实现了和国内顶尖教育机构的交流,从中取到了真经,也让孩子们上好了人生的‘ 第一课 ’,我们一定会用好这些资源,办好学校,教好学生,以此来回报机械总院对老区教育事业的关怀。”新县教育局局长李建章深情的说。

2012年以来,机械总院发挥公益类科技型央企的科技、创新、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引领、志智双扶。积极践行“科技+教育+公益”模式。连续举办七届新县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共收到来自2000余家单位和个人的作品1500多个,其中83项获得国家、省级奖励,67件作品获得国家专利。

作为双创大赛的扩展和延伸,机械总院组织优秀作品获奖代表近150人到北京参加科普夏令营,孩子们来到天安门、故宫、长城、中国科技馆、高校校园领略科技和现代的魅力,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激励了他们走进名校的斗志。夏令营营员中,95%的学生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40余人考上北京高等学府,5人考入清华、北大。

2020年,机械总院开始布局“创客教室”进校园。目前,已完成5所农村学校创客教室建设,4所新规划创客教室正在设计。预计2024年完成农村乡镇创客教室全覆盖。创客教室不仅拉近了学习交流的距离,更像一颗启明星一样,点亮了孩子们求知、成才的梦想,通过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眼界,更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同时,为激励学子立志成才,帮助他们真正实现走出大山的梦想。2016年起,机械总院设立了桃李奖学金,到目前为止,共发放奖学金200万元。在构建激励机制,奖励优秀学子,鼓励教师争先,人口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上起了很大作用,在老区群众中美誉度极高。

推动职业教育“有作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带进老区,机械总院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平台,建立远程教育中心。开展名师资源共享,组织二级单位中师资力量强大的哈焊院与新县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对口帮扶,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接受到教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将学院焊接专业培育成为“河南省高校特色学科”,吸引了大量生源。涉外学院的老师们纷纷表示:现代化教学设施实现了两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同步,对老师的提升也很大。

在机械总院的帮扶下,涉外学院开设了焊接技术、机械加工、建筑工程管理、中医护理等31个专科专业,建成了机械、建筑、汽车等12个实习实训中心,组建了信阳市首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开办了“红城月嫂”、“红城管家”和“红城厨师”等系列技能培训班,把培训地点搬到村组、送到田间地头,年培训各类技工3800余人,持证比例达70%。

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机械总院以产教融合为抓手,通过订单培养、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等方式,推动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吸引用人单位参与到职业教育过程中,建立共建共教共育机制。目前,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以及韩国、日本等地1300多家企业建立和畅通就业、实习渠道,将学生不断输送到适合他们的发展舞台。

专家要请进来,老区的教师也要走出去。机械总院利用转制科研院所优势,大力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选送骨干教师到与机械总院有战略合作的机构进行培训。推进优师计划,开展教师能力培训26场次,惠及教师1300余名。极大提升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打造继续教育“新引擎”

乡村振兴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关键在农民。当前,农民群众在科学文化素养、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还有欠缺,难以完全适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因此,提升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机械总院邀请学者教授、技能专家,依托送教下乡、农村课堂、培训学校等多种方式和载体,针对机械行业人才缺口,打造焊接和工程机械实训基地,培养高端焊接技术人才与工程机械技能人才,320余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年收入增长5倍以上。针对技能短板,组织对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技人员、村民进行养蜂、挖掘机驾驶培训5场237人次,融媒体、企业管理、科学致富等实用技术培训10场1652人次。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群众思想活起来、志气强起来、本领大起来,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活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基层干部是抓各项工作落实的执行者,是走好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践行者,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军人才,对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机械总院组织对新县干部开展培训,借助大别山干部学院、山东干部学院等培训平台,以镇村干部为重点,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培训8场822人次,促进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此外,在选派干部到新县挂职的同时,先后吸纳7名新县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双向交流挂职、拓宽培养渠道,为新县培养更多懂管理、能担当重任的干部。

如今,有不少得益于教育帮扶走出小城的孩子,回到家乡、反哺桑梓,站上讲台,帮助更多孩子造梦圆梦;还有很多受到感召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干部、技能人员,主动选择、勇于担当,把个人的职业追求融入乡村振兴和家乡发展的事业中。

“在新县,我一定会把总院教育帮扶政策落实到位,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为老区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机械总院挂职副县长严建强信心满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唯有推进教育发展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机械总院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以教育帮扶为抓手,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多措并举培植乡村人才,强化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不断深化履行央企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家正】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