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扎根一线矢志创新的“火箭专家”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4-24

黄小青,现任航天科工所属航天三江快舟一号甲火箭结构总体设计师。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在一线岗位矢志创新、钻研技术,完成了多项重点任务。在他看来,“神圣光环”是航天事业的外衣,航天人对技术“钻”的品质,对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追求才是本色。

01.png

成长:“努力”向前冲成就自我

2020年,黄小青得知航天三江所属火箭公司公开招聘,怀揣着对航天事业的向往,他欣然加入,成为当年第一个入职的新员工。

入职初期,黄小青负责老本行——结构强度设计,他每天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做着仿真试验。没过多久,公司急需装配跟装负责人,他毫不犹豫接过任务,开始一边负责产品强度测试,一边学习跟装工作。一年多后,又一项新任务摆在黄小青眼前,承担火箭结构总体设计师职责,主抓火箭装配。

“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公司急需人员顶上,我义不容辞,虽然需要边做边学,但往前冲的感觉挺好。”黄小青谈起三年来从一名“专项”工程师,成长为一名“团队”负责人,内心依旧保持平静。

“每一项流程都近乎苛刻,跟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黄小青说,以总装测试为例,每一项流程都要有4个不同技术领域的工程师同步参与,实行一岗“双人”制度,“八大金刚”8双眼睛各司其责,最大程度保证万无一失。比起其他制造装配企业,在工艺要求高的情况下,装配时间也相应增加了数倍,“每一个环节都要紧盯着”。

三年来,黄小青在不同的岗位,挑战着一项项艰巨任务,时常从家到总装厂来回百余公里奔波,这些都没有让他退缩。

02.jpg

“之前对航天事业的认知,只看到表面,累是真的累。”黄小青笑着说,“航天事业的光环只是它的外衣,一代代航天人背后的付出和冲劲才是成就自我的标尺。”

超越:不断追问“不合理”之处

造火箭、搞航天,风险随时都存在,任何一点疏忽都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2021年,在一次发射任务总装测试阶段,工程师突然发现火箭某装置存在隐患,这让原定工作又增添了一丝紧张气氛。

任务迫在眉睫,绝不能带着隐患上天。黄小青和团队迅速查找原因,多个专业充分协同。期间,作为结构总体设计师,黄小青要不断地做分析、写材料、做汇报,同时举一反三,复查整个火箭其他装配环节有没有问题。连续作战5天5夜,饿了吃盒饭,困了就找个角落休息。最后,在团队的努力下,终于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顺利解决。

03.png

“反复求证、反复论证的过程,作为结构总体设计师,需要沉下心来追问,把风险降到最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黄小青介绍,“企业生产一个产品,一般状态下如果使用强度达到数百次,就能满足设计要求,那么对于火箭上的产品而言,为了保证绝对可靠,数量就需要达到数千次。”

“有的密封件用软性材料会不会比硬质材料好?检修口稍微开大一点是不是更方便?”随着快舟火箭进入密集发射期,黄小青又有了新认识,为了确保火箭成功发射,他和团队把工作做到极致,苛刻地寻找最优的设计方案。

未来:“智”从改变创新中来

举着平板电脑,工程师会时不时给火箭拍个照。如今,这种在火箭装配过程中的有趣画面,肯定让很多人觉得新奇。

“我们不是在拍照,而是在平板电脑里安装了应用程序,它会引导工程师不遗漏地完成每一项工艺流程。”黄小青介绍,以往每个工程师按照工艺流程操作,都需要拿着厚厚的表格逐项核对,每完成一项,还要举着笨重的相机拍照记录,回来还需进行大量计算工作。

04.jpg

火箭总装测试流程复杂,装配工序长,传统方式既费时,还容易出现漏查的风险,智能化质量管控程序上线后,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智能化质量管控流程简单易操作。工程师每进行完一步操作,程序就会自动提醒下一步,并保存相应数据。

黄小青矢志用智能化改变传统工作方式。成长为结构总体设计师后,他不断思考如何创新。由他牵头,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在试验场将火箭装配过程中的每项流程、每个细节、注意事项等一一记录,具体到每个步骤。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黄小青带领团队对每一项流程进行总结和细化,反复推敲每一条口令和执行过程。

“如今的这套智能化质量管控程序,就是由我们的操作细则作为模板而实现。”黄小青自信地说,“即使你是一个新手,在这个基础上也能快速上手。”

未来,黄小青还将带领团队用“航天+大数据”的技术实力和整体思路,让整个火箭装配过程向更智慧、更高效的先进智能制造场景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家正】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