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萋萋,鲜花烂漫。山东青岛上合如意湖引来无数游客前来打卡留念。“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现在游客们纷至沓来,就是对我们盐碱治理工作最大的肯定。”中交集团所属中交四航局青岛上合如意湖综合建设项目公司负责同志激动地说道。
青岛上合如意湖水主要来源于海水补给,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积累了大量盐分,其土壤含盐量高达32%。由于土地盐碱化严重,土壤肥力的丧失使得种植作物存活率远远低于平均水准。“碱地白花花,一年种几茬。小苗没多少,秋后不收啥。”这句顺口溜道尽了当地居民的辛酸与无奈。想要推进如意湖畔园林景观施工,土地盐碱治理刻不容缓。
为确保项目稳步推进,项目团队第一时间围绕盐碱治理开展技术攻关,翻阅当地水文资料,学习国内外盐碱治理先进经验。起初,团队采用土壤改良技术降低土壤盐分,然而传统的土壤改良只能实现一次性排碱,如意湖由于连通胶州湾水域,后期将不可避免持续受到海水影响,并不能一劳永逸解决盐碱难题。“土壤改良效果有限,我们是否可以在作物种植上动脑筋?土壤改良与生物改良双管齐下,彻底根治土壤盐碱难题。”会上,项目团队探讨着新思路。
为挑选出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种植的植物,经过一个月的反复分析、比对,团队结合盐碱治理的实际需求,提炼总结出抗盐碱、排盐碱、稀盐碱、忍盐碱、拒盐碱的“五步抗盐法”的工作思路,挑选出三春柳、径柳匙叶草、红树、瓣鳞花等数十种适宜种植的植物。
种植数目、种类敲定后,团队又根据植物特性,分区域对不同盐碱程度土壤“对症下药”。项目团队将三春柳等树种种植在盐碱化程较低的河滩、堤岸旁;选取径柳匙叶草、红树、瓣鳞花等植物种植在盐碱化程较高的区域,这些植株生长过程中可吸收大量的盐分,并通过自身特性将多余的盐排出,到达稀释土壤盐碱的目的。“这就好比人通过排汗,将身体盐分排出体外。”项目技术人员形象地比喻道。在“五步抗盐法”的指引下,项目团队不仅解决了盐碱地植物选种问题,还满足了项目建设“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植物设计要求。
如今,项目园林工程施工如火如荼,曾经的“盐碱白”已蜕变成“生态绿”,广袤荒芜的如意湖畔披上了花红柳青草绿的霓裳。“还是建设者有办法,为青岛市民打造了这么美丽的休闲场所。”不少路过的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驻足观看这如画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