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希明委员:为中国的直升机产业有序发展尽心尽力

文章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3-16

全国两会开幕,中国航空报社记者在政协委员驻地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航空工业直升机总设计师吴希明。在直升机行业干了30多年,吴希明一直有两件事情想去做,一是希望国家高度关注和统筹安排,使我国直升机产业能够理性有序发展,而不是放任其自由、自然发展;二是建立直升机行业和我国国家相关行业发展的沟通协调机制,全面正确把握我国不同时期对直升机的需求。吴希明说,他非常高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尽责履职,积极作为,为中国的直升机产业有序发展尽心尽力。

吴希明是直10和直19直升机的总设计师,他告诉记者,十几年前,我军直升机装备数量不仅落后于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而且基本是国外装备。发展至今,我军直升机装备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三位,并且基本是国产装备,可以说取得了长足进步。

直升机是我国军民兼顾和融合的典型产品,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应用直升机的效率非常高,比如深入交通不发达地区运输,高效完成抢险救灾、森林防火、应急救援、公安执法、反恐维稳、人员交通、货物运输和大型装置吊装等工作。他说,这些任务如果不用直升机,别的方式付出的代价要远远高于直升机,而效率却要远远小于直升机。由于我国多高原高寒等一些独有的复杂自然环境和目前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现状,直升机对国家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比其在其他任何国家发挥的作用都更为显著,在相当长时间内更是我国西部等不发达地区建设的高效手段,我国直升机产业也就成为了各国直升机巨头希望竭力挤入和占领的巨大市场。

现在很多地方和机构都在关注和力推直升机产业。吴希明说他为此感到高兴,这说明直升机产业备受关注,也将在产学研和各界人员共同努力下获得高速发展。但是,他希望进入直升机行业的地方或者企业能够真正了解直升机产业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而不是盲目建项目、盲目投资,或是以直升机高新产业之名圈地和利用优惠政策行其他之事,更不应该单纯因利益驱动投入巨资只为外国公司组装直升机并排挤我国自己的直升机产品,包括大量的配套研发生产产业。

“我想强调,直升机产品是各种先进高端技术的综合体现,直升机产业对技术要求很高,大投入、迟产出、晚回报。一个型号配套厂家数以百计,从研发到取证需5到10年,这5年是指很小且简单的型号,而且民用直升机研发、生产和使用有很严格的适航标准,必须进行长期、大量的多产业协作建设和工程积累,构建严格的研发、生产和售后运营管理体系,才能形成有效的直升机产业,而直升机产业的发展也必须且必然带动我国其他相关先进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吴希明表示,各地大干快上直升机项目,盲目投资、无序发展对我国的资源、经济影响很大,会釜底抽薪,破坏国产直升机产业体系的完善。他说,直升机产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它有市场的饱和量、产业发展规律,以及产业发展的窗口期,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任其自由发展,否则不待这个产业成熟就已经被瓦解了,形不成自己独立的产业体系。他告诉记者,全世界可以正常运营的直升机厂家只有个位数,欧洲多国都在协调组合确保直升机产业生存和良性发展,我国直升机产业理性发展需要国家高度关注和统筹安排。

同时,他也呼吁国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使用国产直升机。吴希明表示,直升机产业发展有个培育成熟的过程,一个产业、产品从可靠性角度,必须经历产量做大、产业规模做到一定程度、产品产量上去的过程,走到这一步,产品质量稳定了,价格下来了,效益也就上去了,“中国的直升机造出来,还要卖出去、用起来,大家都用国外产品,我们技术上不去,中国直升机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使用国产直升机对用户来讲是高效的。吴希明说,直升机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不仅有产品,还有使用、维护、保障培训等一套体系,这个体系是中国人自己建的,我们可以建立比竞争对手强大得多的和完善高效的支持手段,用户用起来也更方便。

从事直升机研发工作34年,作为我国直升机行业总设计师18年,吴希明的一大愿望就是造出适合我国国情、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直升机。

直升机备受关注还得从汶川大地震说起,赫赫有名的俄罗斯米-26直升机飞赴堰塞湖抢险给国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暴露了令国人心痛的现实:我们没有能够承担此类任务的重型直升机。目前,吴希明作为总师负责重型直升机的研发。他告诉记者,直升机是一个用途广泛的产品,可完成其他工具无法完成的任务,但其产品构型和任务需求密切相关。世界上的直升机基本都是以低海拔任务作为设计目标,没有一个完全适合中国环境,特别是无法完全满足我国高海拔复杂地区急需的各种直升机应用要求,即便是米-26直升机,也是针对平原地区任务研发,在我国西北高原等急需直升机的地区,执行300公里范围内运输货物能力基本为零。“俄罗斯的直升机甚至美国的直升机到中国来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他牵头论证的重型直升机,和米-26同样的发动机配置,在同样条件下可运输至少5吨的货物,可以很好地完成目前交通尚欠发达的高原地区的建设和发展的相关任务,“所以,最适合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设需要的直升机只有靠中国人自己研发。”

重型直升机服务于国家各种行业和任务,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如此就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需求。“我们与通航机构、应急救援机构包括森林防火武警部队等都在交流。所有的用户都在说现在国际上有什么,我们需要什么。但是直升机的研制需要十年左右,投入使用后将持续工作30到40年。我最关心的是,对十年后,乃至2050年国家发展水平的准确把握,对重型直升机不同时期任务能力需求的准确认识,不然,按照现在的需求,十年后研制完了,可是其后二三十年的需求已经不是这样的,那重型直升机就无法高效完成国家需求的任务了,几百个亿,几万人,十年的研发投入不容有失。”直升机产业发展的中长期产业规划和国家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一定要有协调匹配,必须建立起工业部门、潜在用户和国家相关机构的沟通协商平台。

吴希明表示:“建立直升机行业和我国国家相关行业发展的协调沟通机制,全面正确把握我国不同时期对直升机的需求和它担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使直升机产业为国家更好更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李巨尧】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