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嫦娥四号研制团队这支专心实干、不懈奋斗的队伍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其中就包括三名获得奖金100万元的2018年度航天功勋奖的领军人物。
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 赫荣伟:做了件值得回味终生的事
2018年12月7日中午,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赫荣伟独自一人去往发射塔架。这条马路他曾走过无数次,今天他想庄重地走一走。路边溪水潺潺,他溯流而上。
发间已夹杂些许白丝的赫荣伟踌躇满志,眼神坚毅。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在明天凌晨发射,回想整个研制过程,他感慨万千。自2016年项目之初他担任总指挥,组织专家同事完成各项工作,到如今,火箭点火在即。
打开相机,赫荣伟将眼前之景定格,并发于朋友圈,那是一条延伸向远方山岭的宽敞大道。他配文:“走向胜利之路!坚定地,再走一次!”
这条“胜利之路”十分精彩。12月8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经26天飞行,探测器自主着陆于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引得世界瞩目。
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示意
谈到担任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的经历,赫荣伟语带自豪,“过程曲折,结果很好。这是值得回味终生的一件事。”他反复提到“组织”“团队”。
嫦娥四号任务立项时,组织安排赫荣伟担任探测器系统总指挥。他说:“跟组织干好这件大事!”
赫荣伟此前在从事综合管理工作中,各个领域都有接触。跨单位协调资源、统筹规划时,原有的工作经验,已经熟络的专家同事,对他多有助益,让他解决各项问题游刃有余。
赫荣伟介绍,在嫦娥四号团队中,大家都很有经验,很多专家曾参与过嫦娥三号的研制工作。大家凑一块儿,一起策划,可以实现一次管理到位,减少很多其他不必要的繁琐程序。
作为总指挥,赫荣伟凡事必亲力亲为。从组织策划、人员布置、项目进度管理,到实际计划贯彻执行、资源保障,再到各个产品需攻克的重点难点、产品质量问题等,他都投身其中,严格把控。赫荣伟说:“可能我批评起人来、说起事不讲情面,但我都是就事论事,为的是严格保证产品的质量。”正因他在管理工作中做得严谨周到,型号研制工作才有条不紊。
赫荣伟说,成就归功于团队,是整个团队的奋力拼搏,才铸成嫦娥四号这道人类奇迹。
赫荣伟办公室的书橱中摆放着一张嫦娥四号团队生活合照,他郑重地一一介绍:“这张合照很珍贵,都是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这是孙总(孙泽洲)、这是熇总(张熇)……大家都很忙,改天一定请摄影师为我们好好拍一张正式的。”
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 张熇:在迷雾旷野中寻找真理之路
1月3日凌晨,北京的街道上已经看不见什么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指挥中心却灯光通明,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及其团队的50名成员没有一个人回家,集体在此执行飞控任务。
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天比刚刚过去的新年更为重要:嫦娥四号探测器已为软着陆做好了准备。拼搏多年,能否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取得任务的最终成功,今天便是检验的时刻。
张熇没有一丝困意。她比其他人更加紧张,待在控制台前,“那一刻信心是足的,但压力也很大……我们一遍遍地推演着陆前的操作程序,不断地完善着故障预案卡,期待着。”
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飞控指挥大厅响起热烈的掌声,叶培建院士走到张熇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这一次,中国航天又赢了。
“其实现在想就是挺激动。”回忆起那一刻,看到嫦娥四号探测器牢牢“站”住的时刻,张熇依旧记得那种无法言说的喜悦,“这是世人以前没有做到的,终于被你首先做到了,你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思考是张熇最喜欢做的事。张熇的同事都知道,她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常常不怕麻烦、不怕累地不断思考问题,大到型号任务,小到开会时用到的资料。
张熇说,嫦娥四号要落在月球背面,不像以前还有苏联和美国的资料可以借鉴,国内科研人员只能“从零开始”,请教各方专家,给出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困难。嫦娥四号研制要攻克四大技术难题,实现三个国际首次、两个国内首次目标,特别是要面临月球背面的全新环境,技术新、难度大。
26年前,刚刚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读研究生时,张熇发现,当她的想法和导师相悖时,把所有方法试了一遍,发现导师说的还是对的。后来她慢慢发现,这源于长期经验积累和严密分析所形成的“科学直觉”,就像在路上看到一辆飞驰而过的汽车,有经验的人一定会本能地闪躲一样。
如今,她成了那个给团队指路的人。她不相信运气,只相信实力。“我相信嫦娥四号的实力,因为这个结果完全是按照逻辑一步步严密论证来的。我很高兴,因为这是一次中国自主的、有严密逻辑的胜利。”
“加入月球探测的队伍之后,再抬头眺望月亮,那感觉是不太一样的……”张熇说这些话时,眼里闪着光。她坦言,航天队伍的建立和历练也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人都真正想为祖国、为人类航天事业作一番贡献。”
张熇享受这样的纯粹和辽阔。“同行之间,除了同行相轻之外,还惺惺相惜。特别是探月工程,因为你在乎的就是那个词,探索与真理,你真正喜悦的是这个领域往前进步了。”
从事探月工程十几年,张熇觉得自己已渐渐变成了研究的一部分。团队成员开玩笑说:“几千年、几万年,甚至一亿年后,地球人可能都没了,而月亮上还有人类的遗迹……而我们,就是这些遗迹最初的主人。”
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总指挥、总设计师 张立华:在磨砺中“保持事业的新鲜感”
春节将至,已是午饭时间,张立华手头依旧忙碌着,“新型号刚启动,未来的任务要谋划,‘兔子’也醒啦,又有更多事情要做了。”
他挂念的“兔子”,正是嫦娥四号任务中的“玉兔二号”,那辆勇敢开启人类首次月背巡视探测之旅的月球车。由于探测器在月背无法与地面站直接通信,张立华带领团队研制出“鹊桥”中继星,为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提供稳定可靠的中继通信链路。
张立华是“70后”,满头黑发,神采奕奕。虽相对年轻,但他却完成了不少重点型号任务。
20年间,不断面临新任务,不断学习新东西,遇到过数不清的困难,但张立华将它们都变成了“保持事业新鲜感”的必经之路。
“我的梦想就是干航天,无论什么类型的型号,都要做好,我喜欢航天,所以余生都会和航天打交道。”他说。
“鹊桥”是张立华经手的第四个型号研制项目,之前型号任务的重要性与“鹊桥”比也并不逊色多少,但“鹊桥”压力最大。
作为嫦娥四号任务的关键一环,“鹊桥”的成败决定着嫦娥四号月背探测目标能否实现。
“失败不起,没有退路。”在仅有的两年半时间内,要挑战一个全新型号,任务艰巨性几乎令人窒息。
每项工作的时间节点都有严格要求,一旦遇到困难和问题,既要尽全力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也要想尽办法优化流程,争取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同时,作为“鹊桥”的总师和总指挥,张立华面临着技术和管理上的双重挑战,方方面面的事情一齐涌来。
“鹊桥”上装载的伞状抛物面天线的精确指向控制就是其中一个技术难题。因为其影响因素多而复杂,研制之初受到评审专家的一些质疑。
“喜鹊开屏”
张立华带领研制团队认真分析影响因素并制定严格量化的控制措施,同时为应对不确定因素对指向精度的影响,他又组织多方调研和反复论证,确定的最终方案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得到专家认可。
深空探测任务的特殊性和小卫星研制队伍的精干性往往导致人员调配困难。多项任务必须齐头并进,张立华就根据任务的重要性,把人用在最合适的地方,积极寻求各方支持渡过难关。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鹊桥”研制就像一次长跑,既要争分夺秒,又要有足够的耐力。到了最后,简直筋疲力尽,憋着最后一口气奋力拼搏。
30个月的时间里,张立华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鹊桥”研制任务,成功构建地月信息之桥。2019年湖南卫视华人春晚的舞台上,张立华同其他代表一起深情讲述了嫦娥四号的故事,他说:“这是中国航天的创举,也是中国送给全人类的礼物。”